北京,自1919年五月四日至今,歷經風雨九十載。2009年的五月四日這天,當大部分北京的市民還在睡夢中的時候,仁愛基金會的義工們正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五·四精神。

凌晨四點,位于海淀區(qū)清華大學附近的“仁愛心?!崩铮畮孜涣x工正在井井有條地忙碌著。為了這個“心?!蹦茉谖濉に倪@天順利開張,“仁愛”的志愿者們緊鑼密鼓地準備了近半年時間。

“仁愛心棧”,對于南城的居民來說,可能并不陌生,因為在宣武區(qū)的紅蓮社區(qū),這個不論刮風下雨,365日從不間斷奉粥的“心?!痹缫殉闪水數匕傩盏牧硪粋€家。在海淀區(qū)清華科技園里的這家“心?!?,已經是仁愛基金會開辦的第二個“仁愛心?!?。

五點三十分,天廚妙香素餐廳的廚師曹先生,雖然年紀輕輕,卻已經是仁愛的老義工了,和大家一起熬起了傳統的“八寶粥”。

在粥里加入提前準備好的大棗六點三十分,粥香四溢,去年從北川災區(qū)一路找到北京來“仁愛”當義工的黃先生,是個壯小伙,和幾個年輕人一起把粥裝到保溫桶里,他們還為愛喝甜粥的路人單獨準備了白糖。七點,北大和清華的學生義工也陸續(xù)到齊。

基金會的秘書長林老師,也趕來現場,給所有的義工加油。

在立業(yè)大廈門前的空場,義工們拉開了“奉送愛心粥”的條幅,桌子一字排開,旁邊是“仁愛”的溫馨提示,“為了您的健康,請勿空腹上班,為了您愛的人和愛您的人,請喝免費早餐粥?!倍畮酌x工分成幾個小組,端起托盤,站在朝霞里,為路人開始第一天的奉粥。 

許多行人投來驚訝的目光,有人駐足停留,忍4-0 “你們是要在附近開粥鋪吧?在促銷?”

當得知是免費奉送的時候,還有人索性直接就問:“你們真能堅持嗎?”

剛開始的時候,面對這些疑惑和不解,有些初次做義工的年輕人還有些靦腆,“心?!钡呢撠熑送蹊矗托牡亟o大家講解,分享自己奉粥的感受。她送粥,就像是關心自己家人的健康,這還能讓人不接受? 還有位在京工作的外國小伙子,操著一口流利的中文和學生義工聊了起來,他無論如何也不相信 這粥是免費的,一定要付錢。當我們的義工幫他解釋清楚的時候,著實讓這個熱愛中國文化的老外體驗了一次中華民族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p>

 隨著宣傳手冊的不斷發(fā)出和義工們專業(yè)的服務和講解,越來越多的路人,微笑著接受了這份來自清晨的祝福。    

“心?!庇袀€傳統,會在周圍尋找孤寡老人和需要生活幫助的人,每天為他們送粥是“心棧”的基本工作。在清華園里的照蘭院,住著清華大學的三位老教授,膝下無兒。當義工們?yōu)樗麄兯腿ァ皭坌闹唷睍r候,讓老人們感動不已。

一直在紅蓮心棧熬粥的賈大爺,已經70歲了,那里已經培養(yǎng)出了接班人,他又在清華心棧開始“創(chuàng)業(yè)”。他這一早晨一直笑呵呵的,臉上沒有一絲倦容。大家一起合影的時候,他還對年輕人說:“我也還年輕,要和你們一起過青年節(jié)!” 

九點,第一天的奉粥圓滿結束。320杯粥,被“仁愛”的義工們雙手奉送到了行人手中。特別的祝福,就這樣,在青年節(jié)的早晨悄然開始了手遞手的傳遞。

在分享會上,一位學生義工感慨地說:“站在街上,雙手捧著熱氣騰騰的八寶粥送給過往的陌生人,對于我來說畢竟是第一次。在今天的社會,能夠親身感受,是很不容易的?!绷硪晃粊碜员贝蟮膶W生義工說:“我來的時候,還有些怵頭呢,沒想到自己會當著那么多的人,站在大街上奉粥,看到老義工們做得那么開心,自己才放松下來,從沒想過自己能做一件讓陌生人開心的好事?!?/p>

這正如我們印在粥碗上面的一段話:以無私的愛人心去關心別人,利益別人,心會打開,心會復蘇,能夠擁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