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濟已然崛起,財富愈加龐大。在中國,家族企業(yè)迎來了二代接班的時代。在龐大的財富面前,如何讓后代繼承先輩的光榮與夢想,如何跳脫“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如何成為福報連綿的積善之家族?
中國自古便有“富不過三代”的現(xiàn)象,甚至絕大多數(shù)在第一代就覆亡。其中,既有自身的原因,更有君主王朝的不確定性。清朝巨商胡雪巖即是最典型的一例。
中國大陸的家族企業(yè)發(fā)展不過30載,主要由第一代企業(yè)家掌控。不過,他們的年齡大多已超過60歲,乃至超過70歲。接班問題,迫在眉睫,成為企業(yè)家焦慮的主要問題之一。他們開始為家族傳承探尋路徑。他們急需學習和借鑒優(yōu)秀的傳承模式和智慧,急需傳承的榜樣。
歐美國家,財富家族傳承已過百年,值得學習。中國臺灣和香港及東南亞華人社會,已有諸多二代順利接班的家族企業(yè),更有富過三代甚至四代的財富家族。同根、同文化的背景,他們更值得借鑒。
2014年7月26-27日,慈傳媒《中國慈善家》雜志發(fā)起,正和島、慈傳媒主辦了“2014中國家族財富傳承峰會”。一方面,是歐美傳承多代的家族和華人傳承多代的大家族,就傳承模式和理念的分享;另一方面,順應時代所需,則是中國家族財富傳承峰會組委會特別設立“全球華人家族傳承榜樣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年上榜的財富家族,包括四大海外華人家族、一個中國大陸的家族。同時,在財富家族之外,還有諸多文化藝術世家的傳承,他們同樣精彩,因此我們特別設立了“文化藝術世家傳承榜樣獎”,今年有兩大家族獲獎。具體獲獎家族及頒獎詞如下。
曹慰德家族
【新加坡萬邦集團主席】
20年前,曹慰德從父親曹文錦手中接過家族企業(yè)的權杖,掌舵萬邦集團。一百年前,憑借黃浦江上的一條小木船,曹家開始起航。從上海起家,到香港中興,再到新加坡雄起,因航運而成為百年大家族的曹氏家族,已成功傳承四代。作為第四代家族企業(yè)的掌門人,在二十年的時間內,曹慰德成功把家族財富擴大十多倍,目前高達數(shù)百億元。曾經(jīng)的香港四大船王之一,已升級為新加坡的多元化商業(yè)帝國。縱橫商海四十載,看慣沉浮興衰,曹慰德更是形成一套獨特的傳承思想,“傳承不是傳承家族,也不是傳承企業(yè),而是傳承人類文化精華的過程。”
余義明家族
【余仁生集團總裁】
1879年,24歲的余廣培離開廣東佛山,遠渡南洋,到馬來西亞打拼。他的本錢,是隨身帶的一批中草藥和世代積累的中藥知識,寓意“仁澤眾生”的“仁生”藥店開張面世。一百多年來,余氏家族歷經(jīng)四代傳承。百年起伏,中藥事業(yè)始終貫穿其中。135年后的今天,余氏家族的余仁生門店已超過300家,遍及東亞、東南亞數(shù)十個國家和地區(qū),為東南亞地區(qū)首屈一指的中藥生產及零售商。巔峰時期,余氏家族是與陳嘉庚家族齊名的富豪家族;低谷時期,家業(yè)也曾一度分散,幾乎陷入“富不過三代”的境況。然而,家族血脈中流淌的自強不息之精神并未讓他們衰微不振,一代創(chuàng)業(yè),二代興盛家族品牌,三代守業(yè),第四代接班人余義明兄弟不但重整家業(yè),更將家族事業(yè)發(fā)揚光大。
林德祥家族
【新加坡佳通集團主席】
1930年代,福建的林傳慎、林亞金兄弟初下南洋,一無所有,在新加坡創(chuàng)立基業(yè);至二代接班人林德祥海外學成歸來,擴大資產,家業(yè)中興,經(jīng)過整個家族近80年的艱辛拼搏,傳承至今,林氏家族的佳通集團財富規(guī)模已超過60億美元,集團業(yè)務涉及工業(yè)制造業(yè)、金融、投資、交通運輸和房地產等各個行業(yè)。其中佳通輪胎是全球最大的輪胎制造商之一。林德祥家族也曾重創(chuàng)于金融風暴、遭難于動蕩時局,但磨難從未讓他們停步,憑家族企業(yè)管理者的商業(yè)智慧與長遠目光,屢次從溝壑中重新崛起。如今,包括林美金在內的林氏第三代接班人已進入家族企業(yè),用更長遠的目光審視家族未來。
韓家寰家族
【臺灣大成集團董事局主席】
57年前,韓浩然在臺灣以一家小小的榨油廠開始,一步步建構大成食品集團。在家族企業(yè)面臨傳承之時,韓家第二代韓家宇、韓家宸、韓家寰和韓家寅四兄弟并未分家,而是秉承父志,戮力同心,合力化守業(yè)為創(chuàng)業(yè)。二代接班已過二十載,韓家寰凝聚眾兄弟心力,將大成食品布局到更為寬廣的領域和地區(qū),成為行業(yè)的引領者。在業(yè)界,韓家寰被稱為“肯德基養(yǎng)雞人”;為了將食品安全風險控制到最低,他建立起從養(yǎng)殖場到消費者餐桌的全程可追溯體系。韓家寰心中有一個樸素的愿望:把從父輩手中接過的公司做成最受尊敬的企業(yè)。
茅忠群家族
【方太集團董事長】
30年前,茅理翔握準改革脈搏,創(chuàng)立飛翔集團,并迅速成為世界點火槍市場之龍頭。十年后,茅氏家族企業(yè)遭遇商業(yè)沖擊,改革迫在眉睫。年僅26歲的茅家第二代茅忠群接手家族事業(yè),肩負起為家族企業(yè)尋找轉型突破口的使命。作為家族財富的傳承者,他與父親共同帶領茅氏家族走上二次創(chuàng)業(yè)之路。新的企業(yè)名稱、新的員工、新的產品、新的廠址,茅忠群大刀闊斧,沖破重重阻力,在父親開山鋪路、“傳幫帶”的支持下,全力打造出方太集團這一具有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家族企業(yè)。憑借對儒學的理解和把握,茅忠群將其作為方太企業(yè)文化的基礎,“中學明道,西學優(yōu)術”,使方太逐步成為具有深厚底蘊的國家化企業(yè)。他是民營企業(yè)“創(chuàng)二代”隊伍中的一個標的。
譚孝曾家族
【京劇表演藝術家】
200余年的京劇發(fā)展史,170余年的譚門傳承。從第一代譚志道開始表演京劇,第二代譚鑫培迅速成為一代京劇宗師、“伶界大王”,譚派綿延興盛,譚小培、譚富英、譚元壽、譚孝曾、譚正巖,一個家族,七代京劇藝術傳承。譚派是京劇史上流傳最廣、對后世影響最大、枝葉最為繁茂的一個藝術流派,在世界戲劇史上罕有匹敵者。第六代譚派傳人譚孝曾得祖父譚富英、父親譚元壽的親傳,他嗓音高亢宏亮、韻味清醇、悠揚自如、扮相清秀、臺風瀟灑,且文武兼?zhèn)洌罹咦T派神韻。在京劇勢微之時,他仍堅守祖訓,以匠人之心打磨京劇,為古老藝術尋找當代坐標。
章金萊家族
【《西游記》孫悟空扮演者】
章金萊有著一個大名鼎鼎的藝名——六小齡童。他生于猴王世家,父親六齡童被稱為南派猴王,祖父被稱為“賽活猴”,曾祖父被稱為“活猴章”。六小齡童八歲承襲猴王世家衣缽,接過“金箍棒”,奮發(fā)練功,憑借其過人天分,通過刻苦磨練,在幾代人積淀的家族文化熏染陶冶之下,猴王被六小齡童演繹得出神入化。1984年,電視連續(xù)劇《西游記》一經(jīng)播出,章金萊扮演的“美猴王”石破天驚。數(shù)十年來,“孫悟空”的影視形象層出不窮,不可盡數(shù),然時至今日,他所刻畫的“美猴王”,仍是華人觀眾心目中無法超越的猴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