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周四奉粥已經有3次了,有些感想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們一般是周三晚上去粥鋪,第二天早上5點就起床了。但有兩位男師兄和兩位師姐,他們一般都是早上3點多就起床熬粥。等到我們起床時,他們已經熬好了一鍋。
熬粥看似簡單,實際有大學問。能把一鍋粥熬得又香又稠又粘,絕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到的。我有一次參加過熬粥,看似粥已熬好了,實際還不行;再熬一會兒,還不行;又再熬會兒,還是不行,又熬了好一會兒,還差點兒;又熬又熬,看起來差那么一點點火候。熬出來的粥,一種是清亮亮的米,上面稀,下面稠;而另一種是上上下下一樣稠,又香又粘,這就是功夫!
從熬粥這一點,我學到了什么叫真正的“用心”!
熬完第二鍋,大家洗漱完畢,一起讀《大學》。當朗朗的讀書聲響起,心中升起一種神圣感,莫名地感動,感覺美妙無比!假如不來奉粥,在家做什么呢?還在夢游呢。這種久違了的感覺,似曾相識,這是多么美好的一個早上啊!她隱藏在記憶深處的某個角落里,期待著喚醒沉睡多年的一個舊夢……
然后由陳老師帶領大家做緣念,并做工作安排,隨后用餐。
用完早餐,這時老人們陸陸續(xù)續(xù)來了,由一名義工帶領老人們一起誦《弟子規(guī)》。其他人準備奉粥用的碗、勺、匙、糖、口罩、手套、圍裙、帽……然后把兩大桶粥送上奉粥專車。由組長給大家分工,人員定崗定位,各司其職,一起鼓勵加油,然后出發(fā)。于是,大家列隊去42路總站奉粥。
來給到42路車站時,已經站好了兩長隊,一隊是拿碗的,另一隊是上班的,然后,按次序領粥。奉粥的義工各就位,分碗的、盛粥的、舀糖的、奉粥的、維持次序的,大家配合得有條不紊。奉粥的一邊奉粥,一邊說:祝你吉祥如意!大家歡歡喜喜領過粥,謝過走了。粥很快就奉完了??粗蠹沂┲嗲暗钠诖⑹┲嗪鬂M足而感恩的神情,內心有一種由衷的喜悅感!我一直在想:師父為什么要我們施粥?施粥的意義和功德是什么?就是簡簡單單給別人一碗粥喝嗎?!我在心里發(fā)愿:愿每個喝過粥的人,能得到佛法甘露的加持,與佛法結緣,生生世世走增上的菩提路!
回來以后還要總結。大家每次都有新的收獲。在施粥的過程中,看似我們在付出,實際上,我們收獲是最大的!每次來到仁愛心棧,就象到家的感覺。時時能得到妙法的加持。陳老師的智慧妙語,象甘露一樣滋潤心田;師兄師姐們一個個專注做事,任勞任怨,讓人感動。
一位王師兄,一位夏師兄,他們每次都是3點就起床了,王師兄熬完粥還要趕回學校給孩子上課。夏師兄雖然學佛不久,但做事特別勇猛精進,淘米、熬粥、盛粥、涮碗,一刻也不閑著。一位王師姐,每次都是帶著15歲的女兒來奉粥,她女兒說話像個小大人,對善行也樂此不疲,她們每周能來兩三次呢。王師姐早上也比一般人起得早。還有一位董師姐把上高中的女兒一個人放家里,自己工作也忙,但還是不耽誤來奉粥……
一位老菩薩每次都一個人在那洗洗涮涮,收拾到最后。我們吃早飯時,她不吃,說不餓,總是等到奉粥結束以后,把每只桶里的剩粥用鏟一點點鏟下來,吃剩粥。每次看見她,就像看到自己的母親一樣,我覺得她們都是佛菩薩的示現。感覺這個團隊真好。
當然也有遇到境界的時候,比如有些人一下子拿5個碗去盛粥,在奉粥過程中,與義工之間也有小摩擦,但想到師父施粥的意義,想到這些拿碗過多的人也許有他們的難處,應多看到同行的功德??傊灰壍缴品ㄉ?,煩惱立刻轉為菩提,而且正因為境界才讓我們成長,境界不是壞事,正是我們用功著力的地方。
每次來心棧,就能得到一種強大的善法的加持,每次來就有很大的收獲,心變得很清凈,很清涼,很輕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