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2日,為了倡導“我的環(huán)保 從我做起”的環(huán)保理念,為了促進社會形成愛護環(huán)境的良好氛圍,作為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全國十三家團隊同時舉辦的“我的環(huán)保 全國聯(lián)動”活動的一部分,濟南仁愛志愿者聯(lián)合齊魯晚報“公益山東”周刊,舉辦“保護母親河”的專題環(huán)?;顒??;顒赢斕欤瑵蠚鉁乇惹耙惶祗E降10度左右,空曠遼闊的黃河岸邊一下子寒冷起來,風也不小。但是,志愿者們?nèi)匀痪穸稊\地來到濟南黃河大橋附近的黃河岸邊,共有42位志愿者參加了這次活動。
我的環(huán)保,從我做起(攝影:小咸)
詩人余光中在《黃河》中寫道:“一代又一代,喂我辛苦的祖先和祖先的遠祖,商,周,秦,漢全靠你一手搖動的搖籃搖出了哭聲,伴著一首喉音多深沉的渾黃歌調(diào) ”在散文《黃河一掬》中,他還說:“華夏子孫對黃河的感情,正如胎記一般地不可磨滅。”大家在黃河岸邊,感受歷史,親近自然,都為自己能為母親河做一點事感到高興。
清潔環(huán)境,保護母親河(攝影:小咸)
越行動,越快樂(攝影:齊魯晚報記者 王媛)
黃河沙灘上的垃圾多為前來游玩、燒烤的旅客隨手丟棄的餐盒、塑料袋、煙頭之類,大家辛勤勞動了一個小時,拾撿了八大垃圾袋的垃圾。
志愿者分別來自于山東信托、山東畜牧局、山東大學、濟南農(nóng)業(yè)局、中國審計署濟南特派辦等各行各業(yè),有開公司的老板,也有正在上學的大學生。大家相聚一處,要為環(huán)保奉獻一份愛心。
1歲7個月的小志愿者(攝影: 小咸)
快樂(攝影: 小咸)
清撿垃圾結束后,聚在沙灘上,大家玩起了“垃圾分類”趣味競賽。全體志愿者分成四組,每個組由一位小朋友擔任大隊長,一位“大朋友”擔任大隊副?,F(xiàn)場閱讀知識卡,學習垃圾分類知識。比賽開始后,各隊派出五名隊員接力跑,隊員先抽取寫有不同種類垃圾的卡片,然后速請本隊顧問團拿出答案,跑步將卡片投到分別貼有“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毒垃圾”和“其他垃圾”標志的垃圾桶內(nèi)。比賽精彩熱烈。廣闊的沙灘上響起聲聲歡呼。
認真閱讀垃圾分類知識卡(攝影: 小咸)
環(huán)保爭先(攝影:齊魯晚報記者 王媛)
競賽結束后是分組交流和分享。大家團團圍站在母親河的岸邊,自我介紹,談彼此對環(huán)境保護的感想。啟發(fā)思路,表達快樂。仁愛活動,不僅有益于社會環(huán)境的保護,也在建立一種良善的人際交往模式。我們不是通過喝酒、打牌,卡拉OK去交往,而是通過公益慈善活動去交往。把心打開,把手握在一起,讓善良感知到身邊的善良,讓愛推動更多的人去愛。
在分享中,6歲半的李佳彤小朋友說,她理解了這次活動的意義,她很快樂,她建議我們下一步去保護大海!有志愿者告訴她,我們秦皇島等海邊城市的志愿者正在行動,還有更多的城市在準備,我們都是母親河哺育的愛干凈的孩子,我們將走向全國各地,把垃圾撿干凈,還祖國母親一個美麗的家園!
企業(yè)贈送綠植(攝影: 仁愛志愿者)
少一份垃圾 多一片綠色(攝影:齊魯晚報記者 王媛)
活動結束后,齊魯晚報聯(lián)系的愛心企業(yè)濟南幽蘭花卉合作社向志愿者贈送了綠植。少一份垃圾,多一片綠色,希望我們的活動隊伍越來越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