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初,寧靜的秋光籠罩著湖畔的日內瓦,把整個城市染成金黃色。小船在泛著光芒的湖面上緩緩漂行,如夢如醉。正是在這樣一個美麗的秋日,“北京農家女實用技能培訓學校”的創(chuàng)辦人之一、北京市前人大代表吳青,第一次見到了希爾德·施瓦布(Hilde Schwab),并從她的手上接過了“世界杰出社會企業(yè)家”的證書。

希爾德·施瓦布是施瓦布社會企業(yè)家基金會(Schwab Foundation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和主席。她發(fā)起施瓦布社會企業(yè)家基金會的“靈感”來源于格萊珉銀行(Grameen Bank)創(chuàng)建人、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ed Yunus)。

希爾德第一次見到尤努斯的時候,就被他的創(chuàng)想和實踐震撼并吸引了。然而,令她不解的是,如此創(chuàng)造性地激發(fā)了這么多人希望、改變了這么多人命運的尤努斯,在當時卻幾乎不為人知。于是,她向丈夫克勞斯·施瓦布(Claus Schwab)建議:“要不我們建立一個基金會,專門發(fā)掘那些像尤努斯一樣但卻默默無聞的人,并為他們提供幫助。”

就這樣,1998年,在施瓦布夫婦的資助下,施瓦布社會企業(yè)家基金會誕生了。這是希爾德和丈夫施瓦布的又一個“孩子”。他們的第一個“孩子”是讓全世界政界、商界、學術界精英都蜂擁而至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施瓦布的賢內助兼達沃斯首席雇員

1970年,受到《美國的挑戰(zhàn)》(The American Challenge)一書的觸動,時年32歲、已經成為日內瓦商學院年輕教授的克勞斯·施瓦布(Klaus Schwab)想要建立一個促進歐美經濟學交流的論壇。于是,他組建了一個團隊,在日內瓦郊區(qū)一個只有三張床的屋子里行動起來。當時,希爾德還只是施瓦布團隊為數不多的雇員之一,擔任施瓦布的秘書,盡心盡力地幫助施瓦布開展論壇的組織籌備工作。

1971年,首屆“歐洲經濟管理論壇”(即世界經濟論壇的前身)在達沃斯召開,吸引了400多個歐洲公司的首席執(zhí)行官前來參與。也正是那一年,希爾德嫁給了施瓦布,成為了施瓦布名副其實的賢內助。目前位于日內瓦的世界經濟論壇總部的選址與建設工作,就是希爾德主持完成的。

在每年的世界經濟論壇上,希爾德也要不停奔忙,不但要在會場上周旋于世界各地的學者、企業(yè)家和政府官員之間,還要在論壇上參與到廣泛的議題討論之中。但是,當被問到她是不是論壇上最忙的人時,她卻微笑著說:“我還不算是,我丈夫施瓦布才是最忙的。”

在施瓦布發(fā)表演講的時候,幾乎都可以看到身材嬌小的她坐在會場第一排的正中間位置,淡金色的齊肩短發(fā)微微閃爍著光芒。

“我感覺希爾德是一個很善良、很安靜的人,話不多,但是會看著你的眼睛來說話?!眳乔鄬Υ葌髅健吨袊壬萍摇氛f。

希爾德確實透露著一種安靜的氣質,你看她答記者問時臉上略顯羞澀的微笑就知道。其實,她會說英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和瑞士語五種語言,也很懂得與不同的人交流。

為社會企業(yè)家搭建溝通交流的平臺

施瓦布社會企業(yè)家基金會創(chuàng)辦后也由希爾德負責。在她的主持下,基金會及其合作伙伴每年都會通過競賽的形式,從上千位申請者中評選出20-25名杰出社會企業(yè)家。2000年開始,她還推動了基金會與世界經濟論壇的密切合作。從那之后,基金會每年都會資助那些被評選出來的社會企業(yè)家參與在世界各地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的活動。

在她的理念里,社會企業(yè)不是慈善,也不是企業(yè)社會責任,而是有著明確社會影響目標的企業(yè),需要具備自己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模式。為此,對比起捐款或投資,她告訴慈傳媒《中國慈善家》,她更“希望為這些社會企業(yè)家提供一個平臺,讓原本少有人知的他們有機會和經濟、政治、學術、媒體和其他領域的領導者們進行交流,宣傳自己,尋求合作。”

英國流浪漢世界杯(Homeless World Cup)的創(chuàng)始人梅爾·楊(Mel Young)就在世界經濟論壇上認識了耐克的高級主管,這直接促成了英國流浪漢世界杯與耐克的合作。類似的合作促成還有很多,例如,在2003年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中,印度社會企業(yè)家吉魯·比利莫里亞(Jeroo Bilimoria)與國際電信聯(lián)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副秘書長羅伯特·布洛瓦(Roberto Blois)不期而遇。這次會面促成了吉魯·比利莫里亞的國際兒童幫助熱線(Child Helpline International)與國際電信聯(lián)盟的重要合作。

吳青也是施瓦布社會企業(yè)家基金會所提供的平臺的受益者之一?!拔艺J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希爾德和她的基金會讓我有機會去新加坡、巴西等世界各國,既讓我介紹我所做的,也讓我了解和學習別人做的。這樣下來,眼界不斷開拓,我就更加知道要怎么去做了?!彼龑Υ葌髅健吨袊壬萍摇氛f。

從2003年開始,吳青每年都受到施瓦布社會企業(yè)基金會的邀請,前往參加世界經濟論壇的地區(qū)或國際會議。通過參加這些會議,她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包括印度Gram Vikas的創(chuàng)始人喬·麥迪亞斯(Joe Madiath)、美國First Book的創(chuàng)始人凱爾·齊默爾(Kyle Zimmer)和新加坡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的創(chuàng)始人杰克·辛(Jack Sim)等。

為了更好地幫助施瓦布社會企業(yè)家基金會網絡中的社會企業(yè)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希爾德還推動基金會與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和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等高校的合作,為選拔出來的社會企業(yè)家提供免費但業(yè)內最佳的高管教育課程獎學金。

“我們在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專門針對我們的社會企業(yè)家設計了一套為期10天的免費課程?!毕柕赂嬖V慈傳媒《中國慈善家》。

一環(huán)緊扣著一環(huán),希爾德細致地推動著施瓦布社會企業(yè)家基金會的運作,其智慧和理性顯現無遺。但是,和施瓦布給外界略顯“酷”而難以接近的印象相比,希爾德給人的感覺更加親和,而且親和之中盡顯氣質。關于氣質,希爾德曾在一次答記者問時這樣說:“氣質不是外在的表現,而更是內心世界的流露。當然,穿衣打扮也能讓你增添氣質,但是,那還遠遠不夠?!?/p>

目前,希爾德正在和丈夫施瓦布一起著力培養(yǎng)兒子施力偉(Olivier Schwab),希望他日后能夠繼承家業(yè)。目前,施力偉常駐北京,總攬包括香港、臺灣在內的大中華區(qū)域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