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早晨七點,北京農(nóng)大附中李老師帶著15名大眼睛高鼻梁、俊俏逼人的高中生,來到仁愛清華心棧參加奉粥。這群來自天山腳下的孩子目前在北京學習和生活,同時接受仁愛助學的資助與關(guān)懷
在經(jīng)過簡單的培訓后,同學們排成兩隊由清華心棧出發(fā)來到熱鬧的五道口城鐵站旁,開始奉粥。
先前在模擬培訓現(xiàn)場時大家有說有笑,但一動上“真家伙”,同學們就顯得有點無從下手。車站口人流來來往往,有的同學捧著粥杯,遞也不是不遞也不是,孤零零地站在一邊。還是仁愛的輔導員們眼尖手快,率先將手中的粥奉出,在行三十度鞠躬禮的同時微笑著向?qū)Ψ秸f:“送您一杯愛心粥,祝您一天好心情!”看到輔導員溫和自然的奉粥過程,同學們也開始試著效仿。
一位老奶奶主動向王娜同學索取,王娜順手就送了出去。想必是老奶奶的舉動一下把她的心理防線突破,她索性放開來,又取了一杯粥,大步走向了人群。其他同學見狀也不甘示弱,紛紛壯著膽子奉上了自己的“第一杯”。一回生二回熟,就在這你來我往中,有些同學漸漸掌握了訣竅,奉粥變得越來越順利。
男同學似乎比較內(nèi)斂,怕被別人拒絕,于是遲遲不肯行動。有位男同學好不容易看準目標,一個箭步上去,結(jié)果還是被人拒絕了。不過看到別人雖然拒絕了他手上的粥,卻依然笑著回應說 “謝謝”,他動容了,心里不再害怕,他后來跟大家分享說,當時內(nèi)心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暖意。
在部分同學奉粥的同時,還有部分同學作為環(huán)保組的志愿者默默地撿拾著車站周邊的垃圾。沒有被分到奉粥組雖然有點遺憾,但他們也不甘示弱,聰明的他們找到兩根棒子充當垃圾夾,把周圍難撿難收的垃圾統(tǒng)統(tǒng)裝進了自己的袋子。隨后,他們又將倒在路邊的一排自行車全部扶起放好。
粥奉完畢,同學們摘下口罩相對而笑,就像那朵朵綻放在藍天白云下的雪蓮花,天然而又圣潔。雖然粥桶空了,但滿載而歸的是內(nèi)心的歡喜。
回到清華心棧,大家圍坐在一起分享心得。孩子們站起來分享時,說得最多的是自己如何被愛感染:路人的一個善意的眼神,一聲溫柔的婉拒,一張歡樂的笑臉,還有一句“也祝您好心情”的回應……都給了同學們太多的溫暖和感觸。奉粥實踐當中,同學們已經(jīng)開始思索自己每天坐在教室里用功讀書是為了什么?有人分享:是為了以后能把父母、師長、同窗……以及過路人甲、乙、丙、丁給予我們的愛更好地傳遞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