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將至,在北京市政府的號召下,由北京市慈善義工協(xié)會主辦的清明節(jié)紀念先烈的掃墓活動,于3月27日上午九時許,來自仁愛基金會各個項目部:仁愛心棧奉粥項目部、仁愛四合項目部、仁愛救災(zāi)中心相關(guān)負責人及志愿者共計15人參與了本次圓明園掃墓活動。


在海淀區(qū)圓明園遺址西南角,一行人走過修葺一新的如意橋,來到九州清晏新區(qū)。"三一八烈士紀念碑"赫然于眼前,墓碑坐北朝南,5米高的六角形紀念碑,矗立在60平方米的墓基上,四周銘刻著由民國政府北平市市長何其鞏親自撰寫的墓表及烈士的姓名和籍貫。


北京慈善義工協(xié)會及仁愛志愿者在仁愛基金會負責人王璐老師的帶領(lǐng)下舉行了莊重的吊念活動。特別的前行,念誦《心經(jīng)》,引起一位老人的關(guān)注,當整齊的義工團隊圍繞墓碑環(huán)繞三匝同時用虔誠的音聲唱誦著六字大明咒,心中默默地祈禱地下英靈安息,祈禱世界和平,祈禱災(zāi)難不起,最后在墓前鞠躬默哀,合掌祝福地下英靈有知,以此仁愛之心的祭奠,化解近一個世紀的恩恩怨怨,讓我們緬懷先烈平息心中的怒火,讓我們內(nèi)心充滿善的種子,當善的種子開花結(jié)果,沒有了戰(zhàn)爭和傷害,這個世界將會更美好。


那位老者終于按捺不住走上前來,向我們介紹這個墓碑的故事: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執(zhí)政府門前發(fā)生了槍殺請愿群眾的流血事件,這一天被魯迅先生稱為“民國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歷史上著名的三一八慘案。

老先生用手指著墓表一字一字地認真讀著并給大家解釋其中的含義: “中華民國十五年三月,國民軍奮斗于畿郊,因見忌于帝國主義者,而有大沽口炮艦入港事。北京民眾反對八國通牒,齊集執(zhí)政府前,號呼請愿,聲氣勃勃。乃以僉壬弄國,竟令衛(wèi)士開槍橫射,飲彈畢命者四十一人,橫尸載涂,流血成渠。其鞏目睹心痛,憤憾至今。及革命軍克復(fù)舊京,奉命來長北平市,追念逝者,為請于中央準予公葬。葬事告竣,舉其姓名、籍貫、職業(yè)之可考者,得三十九人,其無從考征亦死斯役者二人。世以“三一八慘案”稱之,以其為三月十八日事也。中華民國十八年三月十八日何其鞏謹。”

老先生的古道熱腸令在場的志愿者肅然起敬,詢問老者尊姓。吳老先生感慨地說3月18日我來這里沒有見到一個人,今天你們來了這么多人真是很意外??!聽到老先生的感嘆越發(fā)感受到我們此行活動的重大意義,不單單是緬懷先烈,同時也給生活在陽光下的人們以啟示:痛定思痛讓這樣的慘案永遠塵歸絕跡,人間不復(fù)存,讓我們共同發(fā)出愛的呼喚:讓世界充滿愛,仁愛無限,善愿承辦!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志愿掃墓祭英靈。

慘案慘痛絕人寰,古往今來怨難平。

仁愛之心廣播種,愛在世間開花果,

一切生靈少涂炭,和平盛世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