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星期六,大風(fēng)呼呼地刮著,刺激肌膚每一處,卻很難另這一群人的熱情“降溫”。仁愛助學(xué)安徽之行的腳步臨近,志愿者們一大早就開始準備物資。上午,大家先在基金會的庫房查看助學(xué)組的存儲物品:

書法家們的勵志條幅,顯然被前任組長方文昭細心整理過,她將一張小小的標簽紙別在折疊好的條幅上,上面寫著條幅內(nèi)的內(nèi)容,方便志愿者們查找適合送給孩子們的勵志標語。
陳芳師姐在保定助學(xué)活動中贈送孩子們的棉襪還剩了40條,已經(jīng)在封存的箱子里沉睡一年了,如今終于派上了用場——作為贈送給太湖縣新學(xué)年資助的孩子們,但是至少還要補充20條。
被孩子們感動地稱為“媽媽”,而為志愿者們普遍贏得這個溫馨稱呼的孟竹,曾有一個嬌小可愛的女兒,如今小女孩贈送給孩子們那些動畫粘貼紙將全部贈送完畢時,她已經(jīng)成長為一個初中生了,不知她還會不會喜歡這些花花綠綠的小鬼臉?

“讓愛傳遞”藍絲帶、禮品袋、卡片、環(huán)??曜?、小包裝的洗漱用品……都曾經(jīng)被助學(xué)大朋友們親手挑選、搬運、贈送到孩子們的手上,那剩余了的,當今天重現(xiàn)在眼前時,令人內(nèi)心非常感動……在探討入校走訪的流程時,一個志愿者提到:我們可不可以征集大朋友們對孩子們的祝福,帶去太湖?

“太好了!”大家都覺得這是個好主意:無論視頻、照片、一句話語,都希望大朋友們用郵件、短信,通過這一次的安徽之行帶給孩子們。
下午,鄧雪嬌、齊同同、黃元和陸鑫,四人一起去回龍觀采買其余所需的物資。

助學(xué)組的專職志愿者陸鑫懷孕已六個月了,正在家里休假,但當聽說要去為安徽之行購買物資時,高高興新地參與進來。對于采購小禮品,這位大姐姐比任何人都要熟悉,十分有經(jīng)驗,就冒著大風(fēng)與大家一起走入了市場。她邊采購邊談起太湖孩子們的情況,告訴大家安徽天氣雖然沒有北京冷,但是冬季沒有暖氣,孩子們就得忍受皮膚凍傷、凍裂之苦。齊同同聽說了安徽之行的籌備,二話不說就趕到基金會來幫忙,下午隨車加入采購的行列。在采選物資過程中,陸鑫和同同對于物品比價劃價很擅長,計算地特別精準,貨比三家,選擇合適的賣家,下手采購。
邊挑選,他們邊不停地在想孩子們會喜歡嗎?適合孩子們嗎?暖和嗎?在這樣的對答中,旁邊的售貨員就問:“你們這是要干什么去?”志愿者告訴他:“我們是仁愛慈善基金會的志愿者,我們要去安徽搞活動,看望孤困學(xué)生,這些是給孩子們的禮物。這些錢來之不易,都是愛心人士捐贈的。有的人甚至把自己一半的生活費省下來做慈善,所以挑選的時候,我們不僅要買讓孩子們歡喜,盡量能讓捐助的愛心款能發(fā)揮最大的作用,這樣才對得起他們……”聽到這些話,賣家不僅出最低的價位,而且還告訴志愿者各種物品的優(yōu)劣,并說自己也算盡了點心。志愿者笑著說:“感恩您!”

大家就這樣邊精心挑選,邊用心揣摩孩子喜歡什么,發(fā)現(xiàn)采購比想象中還要順利。有一位志愿者分享道:“以前在師父博客中看到,可以遇到有善緣的賣主,要感念師恩。有一位法師去醫(yī)院看病,會祈求遇到和自己有緣分的醫(yī)生。我們出發(fā)買東西前,也在祈求師長加持,這樣不僅內(nèi)心善良平和,與人交往順利,還可以讓善緣相續(xù),真的感念師恩每一天!”不知不覺中,夜幕漸漸降臨,天又黑又冷,直到晚上7點多,一天的辛苦忙碌才落下帷幕。天上繁星點點,好像無數(shù)雙純潔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