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
著溫暖的晨風(fēng),我和媽媽坐的車在顛簸又歪 斜的路上行駛著。“轟隆轟
隆”,快到奉化萬竹小學(xué)了,我禁不住欣喜地抬起頭,看到車窗外有一只蝴蝶在飛。它牽引著我的腳步,我高興地捉住它,
又愛憐地把它放 掉。看到第一朵雛菊開放,我無比興奮地雀躍,小花朵,你還認(rèn)得我嗎?你看,我又長高了多少?!走進(jìn)萬竹小學(xué)的仁愛啟明書院,和那里的同學(xué)們一起看書,一起看視頻,一起跳舞,非常開心。他們還有一個巨大的操場,那里野草叢生,昆蟲繁多。
下午,我們又乘車去臨近的巖頭村。在路上,
又長又細(xì)的竹子隨風(fēng)舞 動,小溪歡快地流著,好像在歡迎著我們的到來。到了巖
頭村,來到仁愛啟明書院,這里原來是一個老祠堂,里面有一個龐大的戲臺,我們在戲臺底下聽著志愿者發(fā)言。對了,我是小小志愿者呀!我也要上臺去參加活動。悅耳
動聽的仁愛之歌響起,我?guī)еo張的心情走向前排,隨著優(yōu)美的樂曲節(jié)奏,我輕松自如地舞動起來,聆聽著,歡唱著——“我愿意
把愛全部給你,把幸福帶給你;我愿意把愛全部給你,把歡樂帶給你;
我愿意
把愛全部給你,把慈 悲帶給你;我愿意把愛全部給你,把信心帶給你;
我愿意把愛全部給你,把希望帶
給你;我愿意把愛全部給你,把光明帶給
你。奉獻(xiàn)你的一份愛,世界將會更溫暖
;奉獻(xiàn)你的一份愛,世界將會更
和平;奉獻(xiàn)所有的愛心,世界將會更美
好;奉獻(xiàn)所有的愛心,世界
將會更精 彩?!?span id="_baidu_bookmark_end_35" style="display:none;line-height:0px;">?(文:
黛熹 小義工 圖:熹媽 拍攝整理)附
:2006年成立于北京的仁愛慈善基金會,是由佛教人士發(fā)起、社會各界人士參與的民間慈善組織,其宗旨是傳播慈善文化、弘揚慈善精神、推動扶貧救助。仁愛啟明書院是基金會下設(shè)的其中一個善行實踐平臺,是一所開啟生命智慧,增加生命厚度的書院。
7月4日,兩所仁愛啟明書院在浙江奉化開啟,分別坐落于巖頭村和大堰鎮(zhèn)萬竹小學(xué)。巖頭村是古村落,具有六百多年的歷史,留守老人和孩子達(dá)500多名;大堰
鎮(zhèn)位于奉化市西南山區(qū),常住人口一萬多人,約2000名空巢老人,在校學(xué)生大多數(shù)為留守兒童。仁愛啟明書院項目部為這兩所書院進(jìn)行了裝修,并配置了多媒體、書架、桌椅和書籍等。本文小作者和其他志愿者們一起努力通過書院平臺,切實為老人和孩子們提供服務(wù),充分踐行 “人人享有慈善,仁愛觸手可及” 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