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慈善理念:
宗旨:傳播慈善文化,弘揚慈善精神,推動扶貧救助。
使命:扶危濟困,福利眾生,搭建人人可以參與的善行實踐平臺。
愿景:人人享有慈善,仁愛觸手可及。
理念:做慈善事業(yè),是自己實踐善行,不是救濟工作。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
慈善模式:心靈慈善、人人慈善、時時慈善、補位慈善、感恩慈善
心靈慈善:慈善是行更是心。通過慈善行為,讓各方人士內(nèi)心良善得到增長,包括捐贈者、受助者、志愿者和旁觀者。
感恩慈善:感恩受助者給我們奉獻有限的物質(zhì)和體力,收獲無限的心靈成長和啟發(fā)增長內(nèi)心良善的機會,所以要應(yīng)懷著一顆愛心、感恩心、尊重心從事慈善。
人人慈善:慈善是每個人都享有的權(quán)利,通過慈善活動的開展和慈善文化的宣導,使慈善之人越來越多,慈善之心越來越廣,乃至人人深心慈善。
時時慈善:慈善的對象和途徑是多種多樣的,要隨時隨處,隨緣隨力而行,讓慈善成為一種習慣。
補位慈善:與政府配合,發(fā)揮佛教慈善優(yōu)勢,與政府形成功能互補,承擔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