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暑熱的北京這幾天連續(xù)下著雨。紅蓮的老志愿者頂著大雨來奉粥。楊金蘭老師說在我心里沒有下雨這一說。每天來記錄名單。特別用心。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天天做重復(fù)的事。我們大家都看到盧海,他每天為心棧黙黙的付出。他真正把心棧當(dāng)成家。我們大家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他不愧是我們紅蓮心棧的領(lǐng)導(dǎo)人!是我們學(xué)習(xí)的好榜樣。我們愛您!
吉祥周六是黃心格帶動,她按排的有條有理。她和高明明是黃金搭檔。她們的激情感染我們每個人。看到她們快樂成長。我們喜在心上。祝福你們幸福吉祥!可愛的心棧動人的事跡天天也說不完。感恩師傅!感恩心棧所有家人!感恩一切!


盧海:今天還是雨天,還是來了這么多志愿者,愛風(fēng)雨無阻。今天的收獲就是自己勇敢了,脫下義工服后,自己還能堅持日行一善了,不在恐懼他人目光了。感恩心棧舞臺,感恩心棧家人的陪伴,分享。
看了鶴姐寫的很受感動,我真的很慚愧,但我真實感受到了鶴姐等家人對我的關(guān)愛和包容。在心棧奉粥過程中,我從一個愛抱怨愛指責(zé)的憤青,變成了今天的一個喜歡參加公益活動,喜歡付出,有包容心了有耐心的多有青年。我的轉(zhuǎn)變是受益于我們的導(dǎo)師的一句話:苦樂由心,快樂的人生是付出而不是索取。更是受益于心棧家人們,是這些榜樣讓我相信自己并有力量改変。如楊阿姨,近八年,每年不低于兩百天的參與奉粥,每天都是那么認(rèn)真誠懇;王艷老師行動不方便,但卻力所能及承擔(dān)起幕后文宣工作,她更是天天的堅持在幕后第一線(有四年多)整理出紅蓮最珍貴的影象資料,并協(xié)同愛英老師,每天都在整理上傳日志工作,讓紅蓮的信息更好傳播,每日都忙到深夜;還有劉軍棧長,那時大家對奉粥的理解還有障礙,志愿者很少,有一次只有她一人熬粥奉粥,那時熬粥場地也有困難,不管怎么搬,她一個都承擔(dān)下來了,還有姚虎明劉艷娥夫婦,王靜,劉俊昌,李芝蘭,史鳳奇,郭海斌,王飛,賈建麗,陳昊陽,董青杰,張改梅,張往金,張春林滕香芝夫婦,徐秀光,楊慧倩,張尊英,涂方根,陳譜…等等,還有很多我不知道的,隨著我對心棧一點點的了解,并和大家一起參與奉粥活動,我被他們感動了,我看見了自己陽光的一面,更看見了自己陰暗的一面,我能接受自己的不好了,更有勇氣去陽光的待人做事。我們每個人都有所謂的好與壞;都有他人喜歡的能接受的,也有他人煩的接受不了的。這些通通是我自己的'要求'在作怪,在參加心?;顒咏鼉赡昀?,我漸漸明白了這個道理,放下自己的要求,去多承擔(dān)多做事,沒想到自己就變了,人緣好了,也開心了。

心棧這個大家庭,我的理解是這樣:在這里不能證明你的優(yōu)秀也不是體現(xiàn)你的優(yōu)越能力,在這里就是用你的好包容我的不足,用我的好理解你的不足,大家互相看優(yōu)點,讓每個人的好在這里形成愛的力量,讓我們在這個'愛'的力量影響感召下,去看清自己,改變自己,讓自己真正的放下自己的要求,去快樂生活。去真誠的與人相處,互相包容諒解,共同面對共同陪伴,一起成長。有這么一句話:家里不是講道理的,是講愛的地方。它也同樣適合我:講道理氣死自己,有愛才快樂。感恩大家對我認(rèn)可和包容。

袁海存:2015年7月18日,早上的雨還沒有停。仁愛心棧的志愿者們已陸續(xù)趕到奉粥點,等待著粥車的準(zhǔn)時到來。前幾天北京地區(qū)的高溫天氣熱得人們基本上休息不好,各種調(diào)侃伏天的橋段在微信群里廣為流傳??沙掷m(xù)兩天的降雨把炎熱的夏天調(diào)理得涼爽舒適,再加上今天是周六,要是能夠在家睡上一個懶覺,豈不美哉!可是這些老志愿者們,依然如期而至,而且是打算在雨中進(jìn)行奉粥了。這不,粥車也在7點鐘準(zhǔn)時趕到,還帶來了雨棚雨傘,看來在雨中奉粥,也是心棧的常態(tài)了。
奉粥活動是按照如常的程式進(jìn)行的。今天要著重提一提外奉的一件事。一位志愿者大姐從蓮花池東門路過時正好看見有兩名警察同志扶著一名中年婦女,這位婦女已經(jīng)處于極度虛脫狀態(tài),渾身哆嗦。看穿著像是一名無家可歸者,沒有正常吃飯,經(jīng)過一宿的雨淋,暈倒在了西站南廣場。好心人打110報警后警察雖然及時趕到了,可也有點束手無策。正好我們的志愿者大姐看到此情況,第一反應(yīng)是這人需馬上補(bǔ)充熱量,一杯暖暖的愛心粥在第一時間送過來,并幫助喂服下去。這位婦女喝下粥后馬上好轉(zhuǎn),而且接連要了第二杯,第三杯,還提出要些干糧,看來真是餓著了。通過及時地補(bǔ)充食物,這位婦女的狀態(tài)也逐漸好了起來。一杯粥,在平常人眼里可能算不了什么,可是對于需要的人,比金子還貴。更重要的是,通過小小的一杯粥,我們傳遞的是關(guān)愛,是溫暖,某種特定的情況下甚至是對生命的救助。
奉粥點有一群老粥客,他們有的身體殘疾,有的在北京沒有依靠和收入,種種情況使得他們對早上的奉粥近乎產(chǎn)生了一種依賴,但志愿者們對他們一直保持一種恭敬的心態(tài),并在奉粥前向他們鞠躬致謝。這些老粥客也合掌鞠躬還禮,形成一個和諧溫馨的畫面。南來北往的過客趕路匆匆,心急口渴之際,有人奉上一杯愛心粥,心里也頓時生出許多溫暖和感動。這兩周都有路人接到愛心粥后馬上捐款的情況,上周六是一名旅美華人,今天是一家四口,孩子也就是上小學(xué)的年齡。
仁愛心棧的志愿者憑著一顆愛心凝聚在一起,互相鼓勵,互相學(xué)習(xí),在向社會傳遞愛的同時,自己的心靈也得到了提升。愛,就在這樣一種無私奉獻(xiàn)中,不斷地傳遞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