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過沉甸甸的牌匾
來到屏南漈頭村,感覺那樣淳樸,那樣美好。
這是一個文化沉淀非常深厚的古村,輝煌的歷史為漈頭村留下了許多人文元素,文魁、武魁、夫妻同百齡等古牌匾,明清古民居、古祠堂,真是古色古香,古意盎然!
而書院就落戶在這個古樸的村落。一進村,書院長廊印入眼簾,基金會介紹、書院志愿者活動照片,在這古老的墻上一一展示。
福建漈頭村書院正式開啟了!當書院院長、屏南耕讀文化博物館張書巖館長從賢山法師手上接過了書院牌匾時,深情地說:今天把書院這塊沉甸甸的牌子接在手里時,我深知份量,我們一定要牢記重托,不負眾望,以實際行動,報答仁愛慈善基金會的關愛。懷著感恩的心,繼續(xù)上路。
賢山法師致辭中說道,希望借著仁愛啟明書院這個平臺,造福我們當?shù)氐拇迕窈痛蟊?,真正能夠弘揚和落實傳統(tǒng)文化。通過書院的形式,啟迪和沉淀我們內心的智慧。
當?shù)仡I導也對書院的開啟贊不絕口:仁愛啟明書院是一所開啟生命智慧的書院,是一所傳承和創(chuàng)新的書院,是一所關愛農村留守人口,孤獨和特殊人群的書院,書院在屏南耕讀文化博物館的開啟,對弘揚經典國學,搶救、保護耕讀文化,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當張書巖院長從法師手上接過仁愛藥箱時,他幽默地說:“仁愛仁愛,真是人見人愛!”他感謝基金會考慮如此周到,把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全都納入關愛范圍。
傳統(tǒng)文化需傳承
今天的漈頭村古宗祠內,鄉(xiāng)親們共聚一堂,為的是聽一次特別的講座——身著僧袍的賢山法師,為大家作《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普世價值》主題講座。
何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習近平主席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fā)展繁榮為條件。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道德規(guī)范,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必須加強全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激發(fā)人們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提高道德實踐能力尤其是自覺踐行能力,引導人們向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充滿希望。
在介紹完傳統(tǒng)文化內涵后,法師給大家介紹了佛教。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三大基脈是什么?就是儒釋道,而佛教,從印度帶來的一個文化,一個信仰,這樣的傳承,怎么樣發(fā)展和融入到我們中華民族的血液里邊,成為我們民族的魂呢?法師作了詳細的講解和闡述。真正的佛教內涵,它是建立在解決生死問題這個層面。生命的狀態(tài)有幾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是我們生存。生存好了,我們更進一步要提升自己生活的品質;以后,我們還要更多的去追求生命層次的,就是一些向內的東西,因為如果只是追求外在的車、房子、錢、財、物,這些利益欲望,那么慢慢我們的內心會偏失,偏失到外在的物質上,內心里邊就會很空洞,內心空洞的話,生命的格局、層次就會打不開,它就會很有限。生命提高以后,我們還要解決內心的痛苦,佛教對苦的認識很深很深,創(chuàng)立佛教的本懷,就是要解決眾生的痛苦。
法師為鄉(xiāng)親們介紹了龍泉寺,介紹了龍泉寺的理念和創(chuàng)新。他說,師父帶著我們這一路走過來,就完全是在傳承和創(chuàng)新。當法師為大家播放賢二動漫視頻時,孩子們全都擠到了最前排,津津有味地欣賞起來。
步出漈頭村古宗祠,法師的話仍震耳發(fā)聵: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諸位,我們不管家族有多大,自己多有錢,我們多有名分,多有地位,我們要想獲得這種幸福、快樂和長治久安,世界和平,那都要做到這些基礎。我們再不通過自己的努力,不通過我們在座每一個人的努力,去把這個根源找到,返璞歸真,去尋找我們的根,中華民族的根,回歸到這些原點上,那樣的話,越來越往下不僅國家富強難,我們個人的安寧,家庭的幸福,子女的教育,都難。最實在的就是我們下一代的教育,在座的大部分的人,都會愁孩子的教育問題,根源在哪里呢?就在于說我們自己能不能慢慢地去回歸,回歸到這些儒家的,佛家的,道家的傳統(tǒng)文化,中華命脈的精髓,這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些基本的精髓上,這是我們每一個人,可以說是生命的魂,也是我們民族命脈的魂!
任重而道遠
法師慈悲,在活動結束后,又為老人送上了仁愛寶盒,為老幼送上佛珠手串,為大家種下仁愛的種子。志愿者們耐心地教老人使用寶盒,而孩子們戴上手串時,高興地活蹦亂跳。歡笑聲,充盈在這座古樸的村落。
仁愛啟明書院,一所開啟生命智慧的書院,一所傳承和創(chuàng)新的書院,一所關愛農村留守人口、孤困和特殊人群的書院。
我們,作為書院志愿者,肩負著神圣的使命,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