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自何方,像一顆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這是歌曲《感恩的心》,給我的感覺是,茫茫人海中我們如同一葉扁舟,歷經坎坷,遭遇磨難,或無助或孤獨,踽踽獨行只為追尋心的歸宿。而這次,真的感恩時光,終不負有心之人,當我們相遇在仁愛這個溫暖的家庭中,有一種聲音正悄然改變。
2015年12月30日,一個接近年末的日子。每一年的這個日子,可能會與親人相聚,與好友相約。而今日,我們一行十人,有的即將走出大學校門,有的已初探社會,都懷著忐忑又驚喜的心情,參加了由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組織的《仁愛之歌》手語操的排練活動。各位老師和山上常住師兄,傳播仁愛的理念,寄托感恩的心愿。
一直以來,佛教寺廟給人的印象是神秘而高深的,老師們能夠秉持堅定的信念日日修行,博愛眾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雖居寺院之高而育化人間,處世俗之遠而愛及天下。當我們和龍泉寺的一草一木零距離接觸時,才發(fā)現(xiàn)一切都變得清凈起來,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概是出于此時。
我們在各位老師的指導下,開始進行手語《仁愛之歌》的排練。對于第一次接觸手語操的我們來說,體會動作的內涵是我們傳達美好愿景的基礎,手語是漢語的一種肢體表現(xiàn)形式,它可以讓我們無需聲音的震動而達到表情達意的效果。每個字、每個詞化作有形有意的動作,讓人心領神會,這就是手語的魅力。老師們耐心地教授,讓我們從一開始不協(xié)調不標準的機械學習逐漸放開,體悟歌曲的律動。老師們的認真負責讓我們深為感動,歌曲的兩個部分都圍繞著愛心和奉獻,老師無時無刻不強調著,做給予和奉獻的動作時要盡可能地張開手臂,把我們全部的愛帶給最需要的人。我們十人來自祖國各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專業(yè),在這個充滿愛的集體里,互相加油,互相扶持,共同的心愿就是用我們每個人的力量讓愛永遠流傳。
2016年伊始,1月3日,相別三天,再次見面卻像相識了多年。這次“鳳凰國際傳媒中心”的拍攝不僅是一次任務的檢驗,也是每個人心中一次愛的回報。鏡頭對面,我們也許素昧平生,但請相信我們的微笑,我們也許似曾相識,但這一刻,卻都留下了我們的祝福,這一刻,我們感恩時光定格成永恒,感恩我們有機會成為仁愛之聲。
幸福,把你我的心彼此交匯;
歡樂,無憂無慮心手相牽;
慈悲,心頭之上再無紛擾;
信心,給你我全部的力量;
希望,思想解放,信仰心生;
光明,眼底的溫度即是遠方。
我們都知道,溫暖意味著寒夜中不再瑟瑟發(fā)抖,和平意味著所到之處充滿陽光;我們都知道美好總會成為回憶,精彩總在繼續(xù)。我們都會記得,在生命里有一種聲音陪伴著我們,化為不朽。感恩一路同行,愿仁愛相隨,平安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