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號早晨8點鐘,四和仁愛勁松分中心的志愿者們頂著零下4度的氣溫,來到了三間房社區(qū)工作站做活動準備工作。
此次活動共有22名四和志愿者全程參與,其中有5名是來自三間房社區(qū)黨委的志愿者。大家一起走訪看望了10戶空巢、低保、孤寡老人。被關懷老人平均年齡在85歲以上。
志愿者為老人送上了紅紅火火的新春福字、廚房調料禮盒、羊毛圍巾。新春紅火的福字寓意吉祥如意,貼有基金會、四和標識的調料禮盒每天都有機會和老人們見面。色彩鮮艷的羊毛圍巾在寒冷的冬天給老人們帶來了春天般的溫暖。
三間房社區(qū)是北京朝陽區(qū)排名第三大的社區(qū),三南里社區(qū)里居住的多是早期東大橋附近拆遷的原著居民,在北京地區(qū)有巨大的影響力。
9點,勁松分中心三間房社區(qū)2016慈善活動啟動儀式正式開始!在啟動儀式上,仁愛慈善基金會副秘書長,四和仁愛社區(qū)服務項目總負責人王璐老師代表基金會致辭,介紹了仁愛基金會以及四和仁愛社區(qū)服務中心項目,對基金會四和仁愛社區(qū)服務項目在三間房地區(qū)下一步的工作做了重要發(fā)言。三間房社區(qū)黨委書記劉雪飛書記代表社區(qū)致辭,她對四和志愿者團隊走進三間房社區(qū)表示熱烈歡迎,并介紹了三間房社區(qū)的人員構成情況,以及社區(qū)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并盛情邀請四和仁愛與三間房社區(qū)活動深度結合,依靠慈善基金會的強大號召力,擴大社區(qū)活動影響力。最后王璐老師和劉書記對雙方未來的合作做了規(guī)劃展望。
啟動儀式后,志愿者們分組走訪了社區(qū)十戶低保孤寡老人。老人最年輕的82歲,最年長的已經90歲高齡了,志愿者的到來讓他們非常開心。慰問結束時,志愿者們準備起身離開,老人們都情不自禁的眼眶泛紅甚至落淚。
志愿者們走進那位90歲的老人家中,為老人圍上圍巾,老人高興的說:“我今天圍了這么漂亮的圍巾,老太太又美起來了”。老人說起了中日戰(zhàn)爭期間的往事,聽著老人們講述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真實的故事,年輕的志愿者都感到非常意外,這些從前只在歷史教科書中出現(xiàn)的事,第一次如此真實的由親歷者口述出來,感覺非常生動了。老人的兒子也60歲了,剛剛退休,看到志愿者們無私奉獻愛心,非常激動的表示自己也要加入志愿者的隊伍,向有需要的人們奉獻出自己的愛心。
有一位老人,在志愿者走到家中親手為他戴上漂亮、溫暖的羊毛圍巾時,激動的流著淚說,自己這輩子沒有女兒,看到志愿者到來感覺像自己的女兒一樣,心里非常激動。還有老人在志愿者到來時,又倒水又剝糖,希望志愿者們能夠多坐一會兒。志愿者分享道,在和老人擁抱道別時,真切的感覺到老人的戀戀不舍。
暖心的話兒說不完。在走訪過程中,還有許多感人的故事發(fā)生,志愿者們也被老人們感動的淚眼婆娑。
在走訪后,大家做了總結分享,各位志愿者紛紛表示此次活動深刻的教育了自己!很多志愿者表示,看到老人們,自己內心是震撼的,也非常希望自己以后能繼續(xù)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慰問老人的過程中,看到老人及其家人對志愿者表達出的感激之情以及渴望人們關愛的神情,志愿者們都很受觸動。有志愿者分享說:”大家既希望獻出愛心,也希望得到關愛”。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志愿者都能感受到溫暖的愛在自己和被探訪老人之間流動,感受到老人們對愛的渴望,感受到自己在得到善意的鼓勵后,才勇于主動分享出愛的真實體驗。愛就在這種氛圍下自然而然的得到了傳遞。
通過此次活動,志愿者們深刻的感受到社區(qū)空巢、孤寡、低保、失獨等老人問題,這絕不是依靠一次簡單慰問就可以的,需要社會大眾廣泛持續(xù)的關注。
此后,王璐老師為勁松分中心的全年工作做了規(guī)劃展望,希望大家在師長的指引下努力實踐善行,將慈善公益事業(yè)推動扎根到身邊社區(qū),實踐、落實和驗證“身心和樂、家庭和諧、鄰里和順、社會和諧”的四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