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4日隨同基金會參加了河北淶水送溫暖活動,上車前發(fā)現(xiàn)一大堆米、面、油、蘋果等放在中巴車旁,這就是要給鄉(xiāng)親們送去的年貨了。大家七手八腳迅速地搬運上車,順利出發(fā)了。

搬運物資


經(jīng)過近4個小時的車程,終于來到了送溫暖的目的地——淶水縣四家井村。村委書記等向?qū)б呀?jīng)早早地等候在那里,非常純樸的老鄉(xiāng)們。經(jīng)過分組、領(lǐng)物資,我們四組在一位當(dāng)?shù)貑⒚鲿褐驹刚唛_車和一位老鄉(xiāng)的帶領(lǐng)下,向我們要去送溫暖的6戶鄉(xiāng)親家出發(fā)了。面包車雖然比較小,但在小伙子的擺放下,物資都裝下了,神奇的是在裝滿物資的情況下,我們和五組的共6位志愿者都擠進去了,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囊卉嚾伺c物品。
我們這兩組去的老鄉(xiāng)家最遠,有近4公里,路比較窄,也比較顛簸,第一次不小心頭撞到車頂了,才知道撞車頂很不好玩,林師姐向車外看了眼,不知道看到什么了,不安地發(fā)出一句:“喲,這路……”我明白她是有點擔(dān)心了,趕緊安慰她說:“沒關(guān)系,開車的小伙子很熟悉路況的。”

超能裝載的小面包車


很快來到了第一家老鄉(xiāng)家,這是一對老年夫婦,陰暗的房間里布滿了塵灰,唯一醒目的是貼在墻上正中位置的基金會去年的年畫,那是去年送溫暖活動的禮品之一。84歲的大爺躺在床上,還打著吊針,見我們來了,睜開眼無力地跟我們打招呼,雖然他不能做更多的表示歡迎的動作和表情,但從他渾濁的眼睛里能看到感動。大爺因病只能躺在床上,蓋條單薄的被子,被子、枕頭布滿了柴灰,感覺就像睡在柴灶臺旁邊,如此的起居環(huán)境讓我們很震驚!當(dāng)我們問他是否冷時,大爺直安慰我們說不冷。


堅強的大爺大媽


82歲的大媽很和藹,帶著慈祥的笑容,獨自照顧大爺,對我們的到來很歡迎,很感恩!屋里除了炕上可能有點溫度,其它地方都沒感到暖和,我伸出手去握大媽的手,希望能傳遞一些體溫和力量給她,發(fā)現(xiàn)她的手是暖和的,心里很欣慰。雖然物質(zhì)條件和生活條件的很苦,但大媽心里是溫暖的,所以傳遞給我的也是溫暖!當(dāng)我們告別時,大媽堅持一直要送到院門口,站在寒風(fēng)中向我們揮手,久久沒有轉(zhuǎn)身……那一幕,讓人很感動,也很心酸,當(dāng)下能做的,就是狠心快速離開,讓大媽能早點回到相對溫暖一點的屋里。

依依不舍的大媽


第二戶是一位78歲的奶奶,老人獨自在家,心臟不好,一動就心慌、胸悶,所以大部分時間只能在床上度過。我們進屋時,因取暖爐上的水壺水燒干了,老人家正要費力地下床去添水,正好看到她極不愿意下床又不得不下床而無奈地神情。我趕緊說:“您別下床了,我去幫您加水?!蔽也⒉恢涝谀睦锛铀?,純樸的向?qū)иs緊拎著壺加水去了。加完水我留意看了下,只加了半壺水,為什么不加滿呢?老鄉(xiāng)明明知道奶奶加水不方便啊。一定是有原因的。我們就陪著老人家聊聊天。奶奶本有四個孩子,但都在外面打工,平時就是自己照顧自己。奶奶很寬厚,很理解孩子們,說家里有需要用錢的地方,不在外面打工怎么辦呢?


寬厚的大媽


接下來的4戶都是五保戶,其中有3位都有點智障。25歲的小郭沒有父母了,只有一個已做上門女婿的哥哥,離得很遠,抽空會來看看他。小郭僅能獨立生活,不能干活。當(dāng)我們問他屋里燒炕了嗎?他很自豪地說:燒啦!我趕緊夸獎他能干,他很開心。小郭雖然有點智障,但懂得感恩,一會兒說一句“謝謝!”臨別時,也把我們送到屋外分路的地方。
53歲的李大哥很憨厚,不愛說話,見我們來了,很高興,抿著嘴笑笑,不時地搓著黑乎乎的雙手。一看那雙手就是不知干了多少農(nóng)活的手,上面的黑垢感覺都能刮出厚厚的一層來。當(dāng)時就隨喜贊嘆李大哥非常勤勞,同時也納悶:他為什么不洗手呢?
53歲的郭大哥相對來說更正常一點,喜歡說話,可惜他說的當(dāng)?shù)卦?,我們能聽懂的比較少,屋里堆滿了破舊的東西,床上還堆了好多藥,家里還有2顆半大白菜,這是走訪了4家,發(fā)現(xiàn)第一家有蔬菜的。郭大哥很健談,送我們到院子外都還有許多話要說,遺憾的是時間不夠,不能更多傾聽、陪伴他。


郭大爺住的危房


79歲的郭大爺住的房子很舊,很破,還是少見的土墻,外觀都有很多處裂縫,窗戶也是用報紙糊住的。走進屋發(fā)現(xiàn)屋頂、墻壁四周都是報紙糊上的,可想而知這房子有多少地方漏風(fēng)了。房子雖然破舊,但收拾得很干凈、利索。郭大爺心臟不好,基本上也是只能坐在床上。讓人欣慰的是,他生了一盆火炭,屋子里感覺還比較溫暖。郭大爺感慨地說:記得我們基金會的志愿者去年來過,但記不住是哪位了,很感恩我們?nèi)タ赐?!說去年10月份差一點就“走”了。還多次歉意地說,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好好接待我們,很抱歉。非常講究的一位老人。臨別時,當(dāng)我們鼓勵他要好好保重身體,明年再來看他時,郭大爺略帶憂慮地說:明年不知還在不在呢。我們立即鼓勵他說:您好好保重身體,我們一定會再見的!


志愿者與郭大爺親切交流


此次淶水之行,感觸頗深。在離北京僅4個小時車程的山區(qū),竟然有這么貧窮的地方。四家井村四面都是光禿禿的石頭山,沒有水,現(xiàn)實版的窮山缺水。聽說生活用水都是村里人集體去鄰村取水,然后再分水。原來這么缺水,之前的疑問都打消了。燒半壺水有可能就是只有這么多了,不舍得用水洗手。
生活環(huán)境的惡劣讓我不由得思維為什么會感得這樣的依報環(huán)境?能想到的就是口業(yè)的增上果,《廣論》中說:“離間語者,謂其地處丘坑間隔險阻難行,饒諸怖畏恐懼因緣。粗惡語者,謂其地所多諸株杌,刺石礫瓦,枯槁無潤,無有池沼,河流泉涌,干地鹵田,丘陵坑險,饒諸怖畏恐懼因緣?!碧嵝炎约阂舫跇I(yè),認認真真實踐“愛語”,謹言慎行,多說有意義,給別人帶來歡喜、力量和解脫的話語。


老鄉(xiāng)們的現(xiàn)狀讓我真切地體會到病苦、老苦及心苦。老人們共同的苦都是孤獨,缺乏關(guān)懷。2位整天幾乎都只能坐在床上的老人,行動是那么不方便,讓我想到常師父提到的“米袋子”比喻:人老了,坐下就像裝了米的袋子一樣,放在地上就塌下去了,起來就很費勁。我感覺2位老鄉(xiāng)的狀態(tài)比“米袋子”還嚴重,正常的老苦還能走動,只是坐下起來費勁,但他們行走都很困難,基本只能保持坐的狀態(tài)了。臥病在床的大爺就更苦了,還得忍受身體的病苦。我想:這樣整體坐在床上能做些什么呢?思念外出打工的孩子?對死亡的恐懼?哀嘆自己命苦?……所有的一切都只能更苦,求不得苦,愛不離苦、怨憎會苦……
想到老鄉(xiāng)們的苦,就非常慶幸自己值遇佛法,對于病苦能用上一點點佛法的道理來如理思維,轉(zhuǎn)心,坦然地面對。就算臥病在床,還可以做功課(念佛、持咒等),聽聞、思維佛法,憶念佛菩薩、善知識。把心緣在法上,內(nèi)心會平靜一些,身體的苦受就會減輕,也會有利于病痛的減輕直至痊愈。策勵自己要從現(xiàn)在開始努力學(xué)修,多做善行,這樣很多以前做的惡業(yè)就不易感果;還要緊跟師法友團隊,勇猛承擔(dān),無常來臨也不用害怕。


可親可敬的家人們


跟團隊在一起,還感受到了法師和同行善友們的許許多多的功德。賢書法師持戒嚴謹,嚴寒中也不帶帽子和手套,讓我很很敬仰。法師還利用一切機會給老鄉(xiāng)們廣結(jié)善緣:提醒病苦的老人念“阿彌陀佛”,自在地受用自助餐,陽光、燦爛而有攝受力的微笑讓一定讓工作人員對出家人有了不一樣的認識;面帶微笑,專注地聽師兄們分享心得,體現(xiàn)出對大家的尊重和鼓勵……
師兄們的功德也歷歷在目:總召集張厚紅師兄像家長一樣無微不至第關(guān)照大家,特別是快到目的地時,提醒車上睡覺的師兄們提前醒來,以免下車后因氣溫太低而受寒。曾敏師姐和張銀明師兄一路上微信群現(xiàn)場直播,林奧杰師兄的活潑主持,活躍長途行駛車上的氣氛,讓大家一路上很歡樂!王婧和孫艷華師姐細心準備了暖寶寶和零食,非常實用!夏保治師兄帶病勇猛承擔(dān),并真正地做到和有情自他相換,跟老鄉(xiāng)家的小狗和諧相處……


  

人回來了,心依然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