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我美麗的家鄉(xiāng)》大賽,各書院的志愿者都摩拳擦掌積極組織本書院的學生制作參賽作品。四川省涼山州的地區(qū)負責人早在3月份就組織各個書院的院長共同探討了針對本次大賽的參賽方案。在確定參賽方案之后,各位院長便帶領本書院的志愿者積極組織活動。

這不,羅盤書院的志愿者把當地彝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漆器圖案作為參賽內容,可謂一舉多得,繼承當地傳統(tǒng)文化,學習一項技能,培養(yǎng)學生興趣,當然也參加了大賽。志愿者說,彝族漆器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距今約有700多年歷史。

而拉克鄉(xiāng)中心校的志愿者劉吉芬老師帶領拉克鄉(xiāng)中心校的孩子們進行了一次豐富多彩的手工剪紙課。

參加此次活動的是四、五年級的孩子,一共有16名孩子親自實踐本次手工課程,書院提供了此次課程的材料,剪刀和彩色剪紙。

由于是第一次開設這樣的課程,孩子們的熱情也是空前的濃厚,劉老師耐心的講解,孩子們認認真真的學習,看這是孩子們剪好的作品:

通過此次課程,孩子們即學到一種傳統(tǒng)的手工藝技能,又了解傳統(tǒng)文化,體會其中的文化精神內涵。剪紙工具簡單,也正是剪紙手法的簡單,創(chuàng)作的隨意性強,給剪紙者巨大的想象空間。同時,對剪紙圖案的構想和設計,恰恰鍛煉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