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和仁愛結緣是和張桂芹老師一起參與的筑夢十八,為那些河北的孩子們填報志愿,也因此結識了郭君鋭老師,他便帶著我一步步地參加培訓,直至這次的崇禮助學。
其實每個人都像一本書,都有著自己不同的思想和經歷,對同一件事情亦會有著不同的感悟和看法,今天我謹以我一個尚未出世的學生的觀點,談一下我對此次助學的認識。
我本身也是一個來自縣城里的孩子,家里也有著在村子里的親戚,再加上同屬北方人,所以當真正到了走訪的孩子們家里的時候,真的是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覺得助學就像是一次走親戚,和他們談一談孩子的現狀和未來。而且我還有著一個上中學的妹妹,所以看到那幾個女孩子的時候,一種親切感也是油然而生。
雖然這幾戶人家現在的家庭狀況不是很好,但從他們的笑容和言談中可以看出,生活的重擔并沒有將他們壓垮,對生活的信心,對未來的期盼,都在他們的心中有著一席之地。尤其是在走訪小新樂的時候,她的那種執(zhí)著和上進的心態(tài),真的是深深地感染了我。想到自己的大學生活,真的算得上是一種醉生夢死的狀態(tài)了。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也許我真的該和這位小強者學點什么了。
總體來說的話,這次助學的過程還是快樂的,我們走訪的這三戶人家,都還有著對生活的希望,沒有對生活有著太多的牢騷和抱怨。再加上我們小組里幾位老志愿者的指導和幫助,更是讓這次助學之旅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我們“吉祥四寶”一定會將這份感動和愛意繼續(xù)傳遞下去,讓更多的孩子能夠感受到這份愛,這份溫暖,這份希望!
也許他們在生活中也經歷過不少的資助,但這些物質上的東西,一定不會給他們帶來長久的幫助,而對他們精神的不斷關懷和呵護,才能夠讓他們一步步地將自己的路走好,走踏實,才能讓他們走向更好的生活。
在第二天的分享會上,感謝張娜老師能夠給我一次機會,讓我作為本次的大學生代表和志愿者們一起分享一下我的感受。本來覺得這是一件輕松快樂的事情,可是真當自己說起的時候,卻是有一種別樣的滋味涌上心頭,涌上了鼻尖和眼眶,說著說著,眼淚竟不爭氣地流了下來。這,是被孩子們的真情,被志愿者們的愛心,被自己,感動的淚水??!現在自己沉迷于大學的生活中,已經好久沒有過被感動到流淚的經歷了。我想,此時此景,一定會在我的記憶中留下難以磨滅的烙印。
慈善,并不需要等到我們有錢,有能力之后再去做,它應該作為一顆種子,在我們不斷地呵護下,持續(xù)成長,最后它終會破土而出,成長為參天大樹。在我即將弱冠之際,能夠和這么一群有正能量的人,做著這樣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這一定會是我極為重要的一課。
大學生們,不要再沉迷于網絡和游樂的世界中去了,大步地邁出校園,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吧,你會發(fā)現別樣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