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大城市中忙碌的生活著,忘記了吃飯,忘記了時間,甚至有時候連回家都開始忘記,母親打電話開口問吃飯了嗎?而我的回答是:我在忙……我到底在忙什么,其實連我自己都不知道,就是在那一直覺得自己很忙,這么忙就是為了讓家里的父母過得更好,而我卻忽略的最重要的那點。

 

看到仁愛慈善微信發(fā)了一條走訪看望孤困老人的通知,算了算那天正好放假,可以去參加一下,就報了名,雖然我參加過很多次仁愛慈善的活動,也算是一名老志愿者了,但是我卻不覺得自己比別人老,不管什么活動,我都會帶著一顆新人的心去感受,因為每個第一次的感受都是最真實的,也是最值得紀念的。

 

2016年8月14日早晨5點就起了,怕遲到趕不上車,還不錯7點準時到達了集合地點,當時已經(jīng)到了很多志愿者了,大多數(shù)都不認識,看到大家在分組領(lǐng)取自己要去看望老人的禮品,我也默默的走過去,說了句我是7組的組長,我要領(lǐng)什么。

宛霞姐看到我笑了,我也笑了,我們7組四個人一對愛心夫妻,還有一位漂亮的姐姐,我們在一起很有默契,不用說話就自己分好工作了,我是第一次當組長,覺得有他們在我心里踏實多了。

 

走在路上,田光老師的駕駛技術(shù)不得不佩服,在那么曲折狹窄的山路上行駛,沒有畏懼而是勇敢向前,我覺得老師們心里都充滿了愛,讓這些苦難都化作了力量,讓我們前行,堅定到達目標。田光老師的妻子潘兵老師,是一位美麗熱心的大姐姐,在她身邊就能感受到溫暖的力量,讓人總是想靠近去和她聊天,對她講述你的故事;舒常君老師是一位年輕充滿活力的姐姐,做事勤快認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和我配合也很默契,登記資料也很全面,讓我覺得做慈善的事情,到處都充滿了愛,充滿了溫暖。

 

這位是一位老革命軍人,無兒無女生活很艱苦,年齡大了身體也開始出現(xiàn)問題,沒有人照看,一個人在一個小房子生活,讓人看了都覺得心在顫抖,老人雖然生活艱苦,但有著革命軍人的作風(fēng),家里很整齊干凈,又讓人敬佩!

陪老人聊了會兒天,因為是快到中午了,怕打擾老人吃飯,就和老人告別,臨走時讓老人多照顧好自己,多注意身體,說:“您別送出來了,你回屋好好吃飯,不用送了”,可老人依然送我們到門口揮手告別,那時看到老人單薄的體格,用力的揮了幾下手,才發(fā)現(xiàn)那是“不舍得”!

人老了就是需要陪伴,需要關(guān)懷,而我們盡力的只能幫助這么一點點,讓我自己反思,覺得自己對自己父母是不是也缺少了那份陪伴、那份應(yīng)有的關(guān)懷。

 

我們一共要去四戶人家看望老人,可每看完一次,心中莫名的就會變得沉重,聽著潘老師和舒老師討論:哪位老人需要什么,鞋子、衣服、褲子都是什么號的?下次在送來冬天的被子、褥子,我心里就開始發(fā)酸,再回去的路上看著車窗外的風(fēng)景,覺得我是不是也該回家看看我自己的母親了,她是不是正在家里等我吃飯,她自己在家會不會也時常感到孤獨,身體會不會生病。

這次仁愛孝德項目組織的走訪活動,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了“孝”不是我給父母買好吃的好穿的,他們就覺得好,或許給了他們那么多,卻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一句老話:“母愛是偉大的”,確實,她包容我的無知,包容我的幼稚,包容的一切,因為她是孩子的母親!她會慢慢變老,孩子會慢慢長大,而我們卻忘了最初那個用血化作奶水為讓你的人,忘了那份對你無限包容的人,總用我很忙,我沒時間去敷衍那個最最愛你的人!

 

我們長大了,我們可能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們把所有的愛都給了自己的孩子,這就是俗話說的“延續(xù)”,可我們不能忘了開始賦予我們生命的人,那就是母親,這些老人們提醒了我,也讓我找回那個正在犯錯的自己,一次改正錯的機會。感謝仁愛孝德,感謝那些老人們,感謝7組的老師們,善行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大愛無限,孝感動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