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1日,穿上如冬日暖陽般的黃馬甲,跟隨著32人組成的愛心車隊,我們駛向了散落在保定府內,那些可愛堅毅的孩子們家中。
每個人參加助學的因緣或許各不相同,但是初發(fā)心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心中那份清凈善心。因由這份善心的平等無差,所以面對同行,面對孩子,沒有了人高我低的分別心,對內,仁愛助學的團隊變得如此和合增上;對外,孩子們也能很有尊嚴地接受這微薄的資助,接受我們的愛心傳遞。
這是一次拷問內心的成長之旅,五味雜陳,在此與大家分享。

“真的很感謝你們......”


說這話的是帶領我們去走訪第一戶人家的居委會主任。她所在的小區(qū),是一個特殊的小區(qū),這里是當地第一個安住孤殘老人和孤兒的廉租房小區(qū),一共住有五千多人,是當地政府關注民生工程的重點扶植對象,各種事務非常繁雜,他們也在摸索一條更好的服務之路,希望與更多民間慈善組織合作,幫助更多居民。在順平縣,敬老孝老的文化非常濃厚,相關宣傳語隨處可見。

     一個月幾十塊錢的房租,為這些孤殘人士提供了大便利,自上而下的善舉,影響力大。但仍需要我們這些民間組織,發(fā)動更多人去參與到慈善中,因為我們是在撫慰心靈,填補愛的缺失,更是在通過幫助別人在幫助自己。居委主任很感謝我們的到來,也希望我們以后能多關注一些像明明這樣的孩子。

     明明,就是我們此次走訪的第一個孩子。由于從小失去雙親,姐姐把明明帶大,今年18歲,汽修專業(yè)畢業(yè)后,現(xiàn)在正在一家公司實習,由于剛去,怕請假影響不好,所以,我們沒能見到孩子。家里的條件不錯,雖然面積小,但是干凈整潔。
     雖然沒有見到孩子,我們把愛的擁抱傳遞給了姐姐,希望姐姐能傳遞給這個自尊心很強的孩子。也希望18歲以后的他,能承擔起生活的重任,擎起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最大的煩惱就是跟她,沒辦法......”


     一到帥帥的家門,80歲的爺爺和這個大小伙子就在門口迎著,奶奶更是熱情洋溢,未入家門就已連連稱謝,見到我們隊的小朋友也格外歡喜。而帥帥的神情卻略顯拘謹,眼神中有一些焦慮,甚至對奶奶的舉動投出了不耐煩的眼神。調查表上,“孩子與家人有矛盾”的情況,看來并沒有好轉。要想解答疑惑,還得坐下來聊聊。
     這個家庭靠爺爺收廢品維持生計,作為一個老共產黨員,爺爺在村子里很受尊重,村里開會,都會請老人家去。矍鑠的精神,自信的言談,堅毅的眼神,我們想象不到他背后的辛酸;只能從那黑黝的皮膚,滿臉縱橫的皺紋和手上的老繭,體會些許生活的不易。他告訴我們,現(xiàn)在還每天都出去收廢品,爬樓、拎重物、捆綁都不在話下。我們連連夸贊老人身子骨硬朗,不比城市里上了年歲的老人。苦難的生活,也造就了與苦難抗爭的勇士。老人家身上的精神與力量,讓我們觸動,也值得我們深思。

     與爺爺的沉穩(wěn)不同,奶奶(后奶)卻神情激動,對我們“反映”起這個孫子身上種種不是。帥帥,17歲的小伙子,沒有上高中,選擇了離家近的汽修學校,每天回家吃飯。溝通中,他說自己也表示現(xiàn)在最大的煩惱就是跟奶奶的矛盾,似乎不可調和。也可能是因為后奶的緣故,孫子與奶奶沒有那種相依為命的親熱感,反倒是多了一層埋怨。在沒有父母疼愛的環(huán)境下,帥帥的性格也比較孤僻,小時候不懂事,做過一些粗魯的事,加深了這層隔閡。奶奶覺得委屈。今年8月份,仁愛的大朋友來時把藍絲帶系到了帥帥手上,鼓勵他把愛傳遞給了奶奶,但是,青春期的叛逆讓這段不愉快無法快速消散。時至今日,矛盾依然存在??磥磉@個結不是那么容易解開的,如果系藍絲帶這個儀式不走心的話,藍絲帶就只是一條絲帶而已,失去了它本來要傳遞的意義?!?br />      組長把帥帥叫到院子里,開始對他進行疏導,告訴他如何拓寬自己的視野,如何正面看待老年人略過偏激的行為,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他所有所思地應著,也時常微笑,這么幾分鐘的對話,究竟能在他心里產生多少影響,我們不敢高估,只是覺得如果不去播種正能量,那思想就會被負面所占領。

     我們要不要介入孩子的家庭糾紛,該如何去介入?這些都是此次走訪帶給我們的新課題。頓感,前期培訓還是非常重要的。
     在臨走時,大家一起照全家福,奶奶執(zhí)拗地不出來,組長用自己的擁抱感染了老人,讓她的手與帥帥的手相牽。我們也期待,他們早日心手相牽。

     感謝帥帥,讓我們看到一個孤兒成長的不易,或許你的成績不好,或許你不喜歡自己的奶奶,但是,我們并不因此而對你有偏見,因為,每一個孩子的成長之路都會有一些叛逆,我們不能總拿尺子丈量別人,更應該換位思考,如果我們是帥帥,又能比他做的好嗎?
     感謝爺爺,您的樂觀,沉默和承擔,讓我們心生敬畏,感謝您,有著錚錚鐵骨的好爺爺!

“奶奶,我想你......”


     說這句話的是一個名叫千千的小男孩,雖然已經上初中了,但是個頭還是小學生一樣。這也是與他相依為命的奶奶最頭疼的事情。還未見面,就已從老師電話里的夸贊和他說話的禮貌語氣,感受到小家伙的陽光和懂事。果不其然,我們的車剛到村口,小家伙就已經站在那里迎接我們。讓他上車,他還不好意思,飛快向家的方向跑去。家門口的奶奶,穿著樸素整潔,神采熠熠,眼睛里透出無限的慈祥,好像許多宣傳片中好奶奶的標準形象!

     一進家門,千千就拿起暖瓶和家里為數不多的不怎么配套的茶杯給我們倒水。家里生著煤爐子,但并不怎么暖,陳設簡單有序,墻上貼著日歷和千千最近幾年拍的照片,桌子上還有零星幾盒常用藥。奶奶穿的略顯單薄,交談中,臉上的微笑始終掛著。我們?yōu)槔先思掖魃狭吮F桨驳募t手鏈,老人連連稱謝。交談中得知,奶奶七十多歲了,那個時代,她是村子里為數不多的初中生。這讓同行的記者和婦聯(lián)主任都交口稱贊。那個年代的初中相當于我們現(xiàn)在的大學生,甚至有甚于。老人靦腆地說,村上當時讓她當老師,但是,她怕自己教不了,最后推辭了也沒有教成。大家紛紛說,其實把孫子教育好,就是最好的老師了。老人說,這個孩子還挺好,就是個頭矮......也沒少吃。當大家說起喝牛奶長身體時,奶奶有點靦腆地笑著說,“恩恩,牛奶......是沒有怎么喝過牛奶......”這一幕,大家真的好想挖地三尺,我們想當然的想法,或許刺痛了老人家。說到自己的身體,老人家說,就是近幾年感覺胃不太好,燒心,反酸,挺擔心自己的胃壞了,以后照顧不了這孩子了......一位志愿者寬慰老人說,胃病是通病,只要調養(yǎng)得當,不會有什么大問題的。另外一位志愿者還傳授了治療胃病的秘方,準備寄一些醪糟給老人調養(yǎng)。

     與此同時,另外一位仁愛大哥哥正在與千千在門外交談。說起千千,小孩子絲毫沒有辜負老人家的期望。奶奶鄭重地去里屋拿來了一張大紅證書給我們看,“河北省優(yōu)秀少先隊員”,這幾個大字浸透著多少老人家日日夜夜的期盼和辛勞啊。我們問千千,這個證書里有多少功勞是奶奶的?他毫不猶豫地說,“都是奶奶的.......”說著,與奶奶相擁在一起。這一幕,感動著我們?!澳棠?,我想你......”這句話是什么情況下,千千說給奶奶的,已經不重要,因為,這句話,就印在千千的心底。

     細心的師兄為孩子們帶來了足球,千千與我們同行的6歲的小曹操一起在院子里玩了起來,看到小千千自如運球,就知道,他在學校肯定是踢過的,小小個子,踢起足球還是很帥氣的。臨走時,我們把帶來的書送給千千,問他有什么理想,他沒有多想,就說自己想當科學家。對于這樣積極向上的夢想,我們除了給予鼓勵,還能做些什么呢?
     千千,感謝你,讓我們看到磐石裂縫中昂揚向上的生命力;千千奶奶,感謝您,是您的愛,澆灌著千千幼小的心靈,讓他茁壯成長。
     這樣懂得感恩的孩子,或許以后也會成為仁愛的一員吧。

“愛心是一種真心,不是用什么來交換的”


     其實與我們同行去看千千的還有一位特殊的朋友,她叫娜娜,與千千有著相同的遭遇,只是,她沒有奶奶可以依靠。她住在縣城里的老年服務中心里,現(xiàn)在正在讀高一,因為要等另外一個與她同住的姐妹,我們就邀請她一起去看看千千。這也是很好的愛的傳遞的方式。沒想到,這個孩子真的把我們感動了。
     前一天來看望其他同學的仁愛大朋友帶來了許多圍巾,現(xiàn)在剩余的傳遞到了她手里,在我們一起去看千千奶奶的時候,我們正聊著,她突然悄悄跟我說,“姐姐,車上的圍巾有老年人戴的,我們去給奶奶拿一條吧?!鳖D時,我們就被孩子時刻心系他人的舉動感動,這種愛的傳遞的力量不就在眼前得到了印證嗎?感謝娜娜。

     其實一見到娜娜,就感覺她與其他孩子不同,面見生人不拘束,非常大方得體。知道我們是來看她的,她還會主動與我們擁抱。臉上的笑容,也非常燦爛,一下子就打消了我們之間的距離。我們聊了許多她自己的故事。她說,在班上,有很多同學都愿意與她說話,比如誰跟誰有矛盾了,都愿意跟她傾訴,而她每次都會用大她實際年齡好幾倍的成熟和包容的心,去為他們排解。她說,每次看到他們重歸于好,自己也非常開心。生活的苦難,也造就了孩子的成熟和堅強,并且她在把這種正能量傳遞給別人。
     只是也有讓這位‘知心姐姐’頭疼的事情,就是自己也會遇到心里特別不舒服的時候,也會有迷茫,焦慮,擔心,最主要還是學習成績這塊,壓力比較大。一到考試,就會生病,因為太想考好,太想用成績去報答從小一直幫助她的好心人。這種考前恐懼癥,非常困擾她。

在后來的座談會中,可愛的孩子在談到自己內心如何面對這些資助的時候,終于把穿在自己身上的堅強的外衣脫下了,一層一層剖開了內心的自己。她知道,她必須笑,因為不想讓別人看到她內心的悲傷,但是有時候會笑不出來......也知道自己必須要考出好成績,也在努力學,就是考不好......說著,娜娜流出了壓抑在心底很久的淚水,看到孩子這樣辛酸,我們也在思考,我們的愛心,如果沒有傳遞得當,反而是在給孩子們增加心理負擔。我們不能利用孩子的經歷,成全我們小小的愛心和內心的成長。愛心傳遞,并不那么簡單。
     這個時候,具體指導她學習的方法似乎是不合時宜的,我們更想引導她不要太看重成績,只要自己能夠成為一個自信,有愛,健康快樂的人,成績并不能代表什么。有位志愿者這個時候走到娜娜跟前,張開雙臂去擁抱這個愛心滿滿的小人,告訴她,接受饋贈,不代表一直是弱者,是受助者,只要勇敢地張開雙臂,你就可以幫助到別人。娜娜說,自己覺得愛心是發(fā)自內心的一種真誠,并不是一種交換,為了得到什么。我們也開導她那些幫助她的人也不會希望她用成績去交換。其實,這個時候,或許語言是最無力,一個擁抱已經告訴她,我們心與心相連,你的苦楚我們能感受到,沒有人與你是對立的,一念心轉,或許問題就不再是問題。

“我最佩服自己的事情就是,每天都能對著這些老人微笑”


與她同住在養(yǎng)老院的雙雙同學,與娜娜的陽光外向不太相同,看起來比較文靜憂郁。初三叛逆期的小孩或許都有一個不愿對外敞開的內心世界。
小女孩的房間墻上放著她畫的一些漫畫,雖然只是簡單的鉛筆,但是,從這些畫里,我們能看出諸多美好。當問到她,覺得自己最佩服自己哪一點時,她想了想,說了一點讓我們有點意外的事情。因為,在我們看來,自己最佩服自己的事情,大部分可能都是做成了某件事,得了什么獎,解決了一些難題等等,但是,小雙雙,這個看起來有點冷的漂亮小姑娘,說,自己最佩服自己,就是每天在養(yǎng)老院里,都能夠對這些老人們微笑......這是怎樣一種悟?微笑不就是一種最好的布施嗎?對于這個孩子來講,微笑的意義和力量她已經感受得到,并且在傳遞給別人。反觀我們自己,有真的微笑面對生活,微笑面對每天與你擦肩而過的同事,同一屋檐下的家人嗎?

感謝雙雙



“我今天最開心的時候就是給老爺爺背詩”


因為娜娜和雙雙都住在養(yǎng)老院,所以我們的車隊一到院里,在院子里的曬暖的老人們都向我們投來了好奇的眼神。他們大部分就都站在一起聊天,穿著深藍色的中山裝,帶著老人帽,略顯嚴肅。當把相機投向他們的時候,老人們可愛的擺起了POSE,一臉莊重,雙手插兜,兩腳微張,用堅毅的眼神望著鏡頭。這是多么默契的配合。還有一些再抖空竹,一拍他們,老人們手里的空竹,就玩得更花了,其他老人也都開心地笑了。簡單聊了幾句,老人們說過年了會有文藝演出,邀請我們給他們表演節(jié)目。面對這樣可愛的老人,怎能拒絕。
結束完養(yǎng)老院的座談會,我們當地民政局領導告別,與娜娜和雙雙一起走出會議室,來到老人們曬暖的花園里,表演節(jié)目。首先是,我們同行的小朋友給老人們朗誦《觀滄?!?,小家伙抑揚頓挫,鏗鏘有力的表演得到了老人們熱烈的掌聲,接著,我們大家一起唱了一首《感恩的心》........最后就是仁愛拍手歌,那些老人們也不由自主跟我們一起拍起手來......因為時間有限,我們不得不與他們揮手告別。希望這里的老人和孩子,能經常笑得如此開心。在后來結行時,小朋友鏗鏘有力地說,今天我最開心的就是給老爺爺背詩。是的啊,當我們張開擁抱的時候,最開心的是我們自己,何樂而不為?

小小志愿者為老師朗誦詩歌                      

共同唱響仁愛拍手歌


“記者跟你們這組......”


我們保定2組——“愛在路上”的構成是兩位新仁愛大朋友和一位老朋友,還有一位6歲的仁愛小朋友,以及帶隊的山上負責仁愛助學的師兄。這樣的組合在一起,到最后來看,是互補而和諧的。大家互相關照,互相學習,每個人傳遞愛心的方式不同,但心卻連在一起。
此次仁愛助學之旅,得到了當地婦聯(lián)的大力支持,從之前受助學生的聯(lián)絡,走訪物資的購買,走訪過程帶隊等等,她們也都親力親為,付出很多。她們對仁愛助學的理念和行動,也極力支持和重視。非常幸運也倍感壓力的,在走訪第二天,順平縣婦聯(lián)主任和當地廣播電視臺的兩位記者朋友跟隨我們組走訪。拋卻這些形式上給予的無形壓力,我們懷著更加強烈的使命感,開始了走訪。我們希望從自己小小的一簇火光出發(fā),能盡力溫暖到同行每一個人,并且能讓他們把這份溫暖傳遞下去。
在完成整個走訪后,當我們把藍絲帶和小禮物送給同行的主任、記者和攝像,他們都有點小吃驚,卻也異常開心。感恩他們周六日的辛苦工作,感恩他們能夠把仁愛的理念傳播給更多人。

攝像大哥,辛苦了                      

感謝順平婦聯(lián)的支持


“愛在路上,感恩有你”


此次愛心之旅,如果沒有這些同行善友的鼓勵和拉拔,關心和扶持,就不會得以善愿成辦。如果沒有這些可愛而堅強的孩子,我們就不會在此相聚,不會升起滿滿愛心,不會懂得愛心傳遞的意義和力量......感動的瞬間太多,需要感謝的人也太多。
一周已經過去,新的助學小組也已經啟程,感謝大家,在這里,真的只想說:愛在路上,感恩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