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坐在電腦前,周末兩天發(fā)生的情景如幻燈片一樣一張張的鋪開,回憶如片片櫻花般慢慢灑落在大地上,輕輕的,卻留下抹不掉的印記。

話說,北京仁愛慈善基金會在我心里一直是一個神秘的組織,或者說是個“謎“,耳聞他們做了很多幫助別人的事,卻一直苦于無緣參與到們的“行動”中,不能不說是心里的一個遺憾。鑒于上次霧霾限號未能成行,心里便殷殷盼望下一次上天再給一次機會,我一定會好好珍惜。也許是自己的誠心感動了老天,終于得知這一次的助學走訪來到涿鹿,早早的替自己和家人報了名,日子在一天天的期盼中臨近。

然后,誰知天空不作美,河北居然下起了大雪,天寒、地凍、路滑,路上的交通時好時壞。腦子里突然蹦出一個想法,如果這次未能成行,該如何是好?整個上午我的心一直懸著,時刻關注著、期盼著、等待著,有幾次發(fā)信息問其他志愿者情況。終于,到了中午得到了回復,卻是“本次活動取消”的。這個消息,雖然在預料之中,但內心還是有些失落和郁郁。


然而,事情總是千變萬化,希望就在失落的拐角處偷偷的躲著。午飯后正要休息,突然電話響起,董老師告訴我到交通局門前結合,隨北京來的志愿者一起去入戶走訪。突然的變化,使我歡喜、激動,馬上準備所帶的東西。又叫上妻子和我一起參加。
夫妻相攙踏雪出發(fā),與北京志愿者一起助學,是不是人生一大幸事?

北京仁愛助學志愿者一行20多人分乘8輛轎車,包括我在內的5位當地志愿者被安排在幾輛不同的車上。上車后,才知道北京志愿者還沒吃午飯,但是他們依然精神飽滿,各自都在研究救助對象的情況、落實入戶走訪方針。


使我驚奇的是,他們對各自的走訪對象都那么熟悉,細致到那個孩子高低胖瘦、什么性格都非常清楚。好像那就是自家的孩子一樣!

我在想,這些來自京城的志愿者不是來完成任務的,而是用心來做事的,那種期盼,那種喜悅真是讓感動,我從內心感到敬佩和喜悅。

路途中,盡管雪滑道路顛簸。大家有說有笑,不斷提醒路況,進行心靈溝通和文化交流。

中午一頓便飯,大家吃的熱熱乎乎,有說有笑,一下拉進了彼此間距離。

下午出發(fā)時分已經是2點半了,大家分發(fā)物品后馬上分頭行動,奔撲各自的目的地。

入戶以后,雖然時間十分緊張,但是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志愿者都用心去做,不忘與家長和孩子們交流思想和溝通感情。有的問孩子的學習情況,有的問孩子的生活情況,有的問孩子有啥理想,有的問孩子有什么個人需求,以便下次給帶過來。
整個走訪過程,充滿了溫馨和歡樂。微笑、問候、握手、鞠躬、擁抱、合影、惜別等成了每一戶走訪的分鏡頭。

看到孩子們發(fā)自內心笑臉,看到老人眼睛里的感激,志愿者要離開時依依不舍的惜別場景……。讓第一次充當志愿者的我們這些本地人,一次次的感動,一次次的盈淚。


回到了家里,我和妻子的心依舊暖暖的,彼此對望著,沒有太多的語言,卻從眼神里看到了這次助學活動留給我們的希望和幸福,這段回憶也將永遠的烙印在我們的心里。仁愛,仁之希望,愛之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