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化名)是河北雄縣的一位中學生,母親早逝,父親入獄,留下他跟年老多病的奶奶靠政府低保補助相依為命。奶奶家還有一只小狗,非常顧家,看見陌生人就“旺旺”地叫。
    前幾年,受縣婦聯(lián)推薦,樂樂成了北京市慈善基金會的一名受關注的學生,每一年仁愛志愿者都會從北京趕到雄縣來看望他,他的樂觀開朗深受志愿者們喜歡。一位奶奶、一只狗、一個叫仁愛的家人,在他心里組成了一個溫暖的家。
    2016年8月20日,我和志愿者們?nèi)タ赐麡窐罚谝淮慰匆娝?,瘦瘦高高的個子經(jīng)常貓著腰,喜歡跑步,嘻嘻哈哈的多動性格帶著點靦腆,使得他一說話就搖頭晃腦的不安分。在我們的交流中,已經(jīng)連續(xù)兩個小伙伴找他玩耍了,看到我們在,他果斷舍去了小伙伴,一直陪著我們說話。
    奶奶今年78歲,皮膚枯黃,面有難色,看見我們非常的親切,談起自己的小孫子情緒非常的激動,“這孩太可憐了,哎,實在是沒有辦法,你們那兒有人想要這個孩子嗎,我年紀大了,孫子有個父母,也不會受苦”。因為我們志愿者并非大富大貴,大部分都是普通老百姓,能力有限,只能委婉轉(zhuǎn)過奶奶的訴求。但是奶奶還是很高興,最起碼對孫子來說有一個希望。奶奶很喜歡這個孫子,小樂樂雖然天性調(diào)皮,但很懂事,經(jīng)常也會幫奶奶干家務活。最重要的是,小孫子天真無邪的可愛給她的生活帶來很多歡樂。


    樂樂說,家里除了奶奶,有時候大娘也會幫忙過來照顧,給他買衣服和鞋子。他的語文、數(shù)學、英語成績都很好,希望將來能考到清華大學。


    我們助學的重點還是在孩子身上,看到樂樂整體的狀態(tài)完全看不出家庭破碎的痕跡。學習成績兼優(yōu),也很懂事,放下禮物和物資就離開了。
    2017年1月15日,我第二次參加雄縣助學,早晨8點多。我們在受助學生寧寧(化名)家里正在走訪。
    突然接到樂樂的電話說“你們到哪兒了,啥時來我家呀?”
    我們說:“我們正在其他學生家里呢,一會就過去了”。
    樂樂說:“那我先打掃一下屋子吧”。
    我們說:“行,你掃完屋子,我們也就到了?!?/div>
    掛完電話我們非常高興,同行的吳彥軍阿姨說“樂樂現(xiàn)在多懂事,都知道打掃衛(wèi)生接待我們了”。
    從學生家里出來,我們就一路走一路問,可憐我已經(jīng)記不得路了,我們的司機也是第一次來,就在正在詢問的時候碰到樂樂手里拎著剛買回來的瓜子和桔子,說是父親給了他20塊錢,讓他買點東西接待我們,原來他父親已經(jīng)出獄一年多了。
    我們拿著關懷物資助學紅包,米、面、油、衣服、新春對聯(lián)和大紅福字到了他家,小狗旺旺地叫的不聽,但還是遮擋不住家里的一片冷清,屋子里土磚鋪的地面上還留著剛剛?cè)鲞^水的痕跡,清掃的干干凈凈。
    志愿者問“怎么就你一個人呀,奶奶呢?”
    樂樂說“我奶奶死了?!?/div>
    我心里咯噔一下,怎么奶奶走的這么突然,上次還在呢,一番交流后才知道。原來8月份我們來了之后,9月份,奶奶在家門口洗衣服,突然就倒地不省人事,家里沒有人,還是被路人發(fā)現(xiàn)的。父親說奶奶是腦梗,樂樂說奶奶是心梗。似乎沒人知道奶奶到底是因為什么病突然到底離世的。
樂樂提示我們,大紅“?!弊趾蛯β?lián)家里都用不上了,讓我們帶回去。我心里一陣低沉,這些中國部分農(nóng)村依然存在“三年守孝”的古老風俗,在他這么小的年齡就已經(jīng)懂了。


    父親和樂樂的關系很特殊,樂樂的助學款需要領,但是父親更希望樂樂的大娘過來認領。因為奶奶過世后,父親一直在村里打工,樂樂的吃住就轉(zhuǎn)到大娘家里了。這個屋子平時沒有人,只有院子里旺旺叫的小狗和每天夜里父親回來住一晚,
    到這兒我們才突然明白,為什么樂樂會問我們什么時候到,并提前打掃屋子。
    人多,環(huán)境的情緒就不會很傷心,更何況樂樂有天然的樂觀和嘻嘻哈哈的精神,我們跟平時一樣天南海北的聊了一會。
    我問他,“這個家里沒有人了,那院子里的小狗怎么辦呀?”
    樂樂說 “就那么呆著呀,把他哄走了,他又回來了,帶到大娘家,它也跑回來了,它認的家?!?/div>
    我說:“那平時誰喂養(yǎng)它呀,你們還管它嗎?”
    樂樂說:“不知道,我們有時候也會喂”。
    在他的輕松回答中,我對小狗的生存擔心完全是多余的。
    我突然才感悟到,原來我認為別人的苦,那只是“我刻意認為”別人的苦。
    看到樂樂的放蕩不羈的樣子,我突然想起了《笑傲江湖》里的孤苦伶仃的主人公令狐沖,我問他“你是不是在學校跟同學打過架?”
    他害臊地說:“嗯,打過?!?/div>
    我繼續(xù)問:“你不止打過一次吧?”
    樂樂有點難為情:“啊,是呀,你怎么知道,你都了解過了呀?”
    我大笑“哈哈哈,我沒了解呀,你這樣子像會不打架的孩子嗎!”
    眾人大笑!
    樂樂說他現(xiàn)在上初三了,學習不是事,上次考試他的分數(shù)是500多分,我羨慕地道“好吧,好吧,那你的作業(yè)呢,你平時有復習嗎?”
    樂樂說“作業(yè)已經(jīng)寫完了,平時沒事就幫家里干活”。
    臨走時,我們依依不舍地給樂樂囑咐了一番,拿著大紅福字和對聯(lián)就離開了他家。
    這是我參加助學走訪其中之一的受助學生,這次走訪他們家的變化讓我久久難忘。聰明的樂樂很明白我們的慈善行為,他也很樂意把我們真正成為他心中已經(jīng)支離破碎僅有的家人。吳彥軍阿姨說:“以前走訪他們家,志愿者經(jīng)常變動,每次去他家志愿者都是生面孔,離開時,樂樂就會很不舍的問一句很心酸的話‘下次還是你們來看我嗎?’”。
    走過這一路,才發(fā)現(xiàn)富貴貧賤已經(jīng)不是很重要,無論是志愿者,還是受助學生,流水不還,生命難回,愿我們都能夠安住此心,平平安安,靜靜地走過此生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