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早春,天氣晴明,雖有輕寒的微風(fēng)拂過面龐,但是和煦的陽光讓人心生暖意。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一次相聚,一次采訪,一次小別離。
在約定的地點與曾敏老師做訪談,一種“如沐春風(fēng)”的氣息撲面而來。
那天,門還沒全推開,就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語聲,怎么這么熱鬧,是不是我來晚了?接著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和藹可親的圓臉,齊耳的短發(fā),戴著咖色邊框的眼鏡;黑色中式長衫,外搭米粉色的圍巾,古典且不失現(xiàn)代氣息,妥妥的透出干練知性的溫潤氣質(zhì)。

這時,我們身邊一個年輕女孩忙起身上前與曾敏老師擁抱,曾敏老師用驚喜和慈愛的眼光打量著女孩說,明芬這么早就到了,吃飯沒?明芬點頭回應(yīng)。接著,曾敏老師歪頭看著女孩的眼睛說,真的決定要離開北京了,票訂好了嗎?女孩點頭回答,是的,明天啟程。
敘舊,介紹,大家落座后,明芬起身再次介紹:這就是我的月亮媽媽——曾敏老師,語氣中自然地流露出小小的驕傲和濃濃的依戀。
看到這一幕,我的腦海里冒出了一個笨頭笨腦的大問號,這個叫明芬的女孩子與曾敏老師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于是我們的話題就從月亮媽媽這里開始……
曾敏老師,仁愛慈善基金會助學(xué)部的原部長,也是一位深受志愿者及資助者喜歡的良師益友。從2008年以來,她用一顆真誠的仁愛之心,成為志愿者眼中的好老師、資助孩子們的月亮媽媽。這個叫明芬的女孩是月亮媽媽的關(guān)懷對象月亮寶貝。
時光荏苒,當(dāng)年在讀初中的明芬如今已經(jīng)大學(xué)畢業(yè),在月亮媽媽曾敏老師的關(guān)懷和鼓勵下,明芬如同陽光下的向日葵一般溫暖,樂觀、堅強而獨立。
曾敏老師說看著明芬現(xiàn)在這樣,真的特別高興。雖然她要離開北京,但這是好事,會有更好的發(fā)展,應(yīng)該祝福她。其實,自己也沒做什么,就是給孩子們打打電話,關(guān)心他們;問問他們需要些什么,寫寫信,鼓勵孩子。當(dāng)年報名參加助學(xué)志愿者,因為自己也是孩子的母親,去幫助孩子,感覺非常有意義。
月亮之家共有13個孩子,在仁愛慈善的關(guān)懷下,每個孩子的成長都特別快,學(xué)會感恩,善待他人。這才是人生真正的力量,一種讓他們站起來的力量。看到這些孩子們的變化,感覺心情非常舒暢。
曾敏老師說:慈善是一種愛的事業(yè)。沒有愛的教育,就是失去靈魂的教育。我們做的這件事要對每個人的生命產(chǎn)生影響,這種影響一定要有深度,深刻到能真正影響到他們?nèi)松?。在活動的?dāng)初,我也有過抱怨,有過不理解,后來學(xué)著慢慢體會和理解。以心換心,我們愛孩子,孩子才會愛我們,反而是這些孩子們給了我很多感動和力量。
當(dāng)我問到曾敏老師參加助學(xué)志愿者是如何堅持下來的?曾敏老師說堅持,看似是一件很難的事,但是從某個角度來說也不是很難,只要你想做,努力去做就好了。她說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每一個資助的孩子都能以感恩心、善良樂觀地生活,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她愿意一直陪伴下去。
采訪將近一個小時,曾敏老師謙遜低調(diào),正氣充盈的稟賦和開朗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深深打動了我。對過去在助學(xué)項目中所有的承擔(dān),她輕描淡寫,把一切歸功到仁愛慈善基金會里志愿者之間的合作、團隊的力量。她不講大道理,用平實的語言告訴我們:代人著想,才是真正的修行。
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采訪結(jié)束,曾敏老師臉上依然掛著淡淡地微笑,攬著明芬的肩輕輕叮囑著,明芬如同女兒撒嬌一般靠在曾敏老師的肩頭認(rèn)真地聽著。
笑著傷別離,也是愛的小別離。將心底的花開在塵埃里,輕撫之,細(xì)澆灌,不求感德,但求無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愛的承諾和善的追求,這就是曾敏老師內(nèi)心最真實的素描。
作者:安寧 | 美編: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