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的一個清晨,北京郊外,一位流浪老人蜷縮在馬路邊,愁容滿面,一條同樣臟兮兮的小黃狗依偎在他的身旁。
去燕郊迎賓心棧奉粥的秀峰大姐恰好看到這幕情景,不由一陣心酸,停下腳步溫和地對他說:“您一會兒去前面的路口吧,那里有免費粥喝。希望您過來喝粥。”
在忙碌的奉粥中,秀峰大姐心里一直惦記著這位老人,總是向老人的方向張望,可是直到奉粥結束,老人也沒來。此后的幾天,期望都落空了。
秀峰大姐不明白,老人有什么事?為什么不來呢?
想到老人的窘迫和孤苦,志愿者們沉不住氣了,老人不來,我們就去,讓他感受的人對人的溫暖和信任。給老人送愛心粥的志愿者,雙手捧粥,同樣是恭敬的30度鞠躬,同樣熱情地問候:“請喝一杯愛心粥,祝您一天好心情?!?/div>
老人接過了粥,但拒絕拍照。“我不相信任何人。這個社會好人太少,壞人太多了。你們拿我的照片去騙別人,騙錢怎么辦?”老人對志愿者充滿敵意。可敬的老人,他想到的是不要做壞事,是保護別人的利益。
面對老人的冷漠和拒絕,志愿者并沒有生氣,還是邀請他來奉粥的地方實地觀察了解。
三個月后,老人真的來了。他每天就坐在不遠處,看著志愿者們做手語操、前行、奉粥、結行。
見到老人,志愿者們也很開心。隨著一天一天地過去,老人有了變化。他對志愿者的眼神不再充滿敵意,溫和了些,嘴角有了笑容。當志愿者給他奉粥時,會善意地回應,雙手合十表示感謝。
漸漸地,老人成了心棧的???,大家也都習慣看到他。只要他在,就表明老人是安全的,大家的心似乎會踏實安心些。
天氣逐漸轉涼,心棧的志愿者張羅著為老人準備過冬的棉衣棉被,但突然發(fā)現(xiàn)老人連續(xù)幾天沒有來。后來還聽說,不遠處有一個流浪漢燒死了。平時對老人特別關心的老義工郭秀玲大姐心里咯噔了一下,眼淚直掉下來,不會是老人出事了吧!
老人的老家在河北唐山,已經(jīng)流浪了30多年,唯一的陪伴是那條撿來的狗。他對狗特別親,有吃的先給狗,狗的伙食比他自己的還好。老人的唯一交通工具是一輛三輪車,從燕郊到北京城幾十公里,他就騎著這輛車沿途拾撿廢品。
老人自尊心很強。他說社會上很多人看不起他,自己雖然流浪,但是不干壞事。在垃圾桶撿廢品的時候,經(jīng)常會撿到證件啥的,知道肯定是小偷偷了東西,把沒用的證件扔了。他就牽著狗,騎著三輪車,按身份證上的地址給人家送過去。
“現(xiàn)在往往是摔倒的老人都沒人敢扶,你不怕丟身份證的人倒打一耙嗎?”
“不怕!社會上有很多干壞事的人,但是我不怕?!?/div>
“那心棧的人是好人嗎?”志愿者逗趣他。
“你們都是好人?!崩先撕┖┑匦Φ馈?/div>
幾天之后,老人突然扛著一個麻袋出現(xiàn)在心棧。郭大姐歡快地迎上去,緊緊地給老人一個大大的擁抱,喜極而泣。
原來,老人回老家了,還帶來了紅薯,分享給志愿者們。
以后,只要老人在燕郊,就會準時來喝粥;他如果離開燕郊,就會和志愿者們說一聲去哪里、去幾天,儼然將志愿者們當成了家人。而他回老家,就會給心棧的志愿者們帶上老家種的山楂、南瓜、紅薯,讓心棧熬制愛心粥,讓更多的人分享。心棧的志愿者們也給老人捐送衣物、棉被等,也會給老人一些錢,像家人一樣。
如今,老人雖然還是以撿拾廢品為生,但是他的衣服變得干凈整潔了,精神面貌也與從前大不一樣。流浪30年,老人終于在心棧找到了溫暖的家。
作者:楊新農(nóng) 文編:莊覺 美編:藍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