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小娟坐在教學樓通往宿舍樓路邊一棵大樹下的木凳上,她俯在我的肩頭低聲的哭泣。
雖然小娟一直竭力壓制自己的情緒,但積蓄了幾個月的強烈的情感,還是讓她的雙肩不停的抽動著。
第一次 見到小娟,就被這個有著白皙皮膚、嘴角時常掛著笑容,洋溢著陽光氣息的女孩所吸引。
小娟一直在姑姑家生活。姑姑家里條件不錯,跟普通城市里的家庭幾乎一樣。如果不是姑姑介紹,我根本無法想像到,這樣一個留著一頭干凈短發(fā)、非常伶俐的小姑娘,在上初中之前,跟雙側(cè)股骨頭壞死的爸爸、精神有問題的二叔、身體狀況很差的爺爺,在石家莊的農(nóng)村,家徒四壁還一片狼藉而相依為命生活的場景。
因為長期穿的都是村里老人接濟的,不符合她年紀的衣服,小娟在學校經(jīng)常被同學笑話,一度想要輟學。姑姑因為心疼侄女,在姑父的支持下,毅然把小娟接到了身邊,讓她得到了缺失十幾年的母愛。
小娟是不幸的但也是幸運的,因為有一個如此疼愛她的姑姑。懂事的小娟,雖然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房子,又一次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卻一直擔心和牽掛著,遠在百里之外的,幾乎失去行動能力的爸爸。
第二次 去看小娟的時候,她給我們講述了爸爸送她上學離開的情景。步履蹣跚的爸爸,看著漸漸開動起來的大巴,腳步慢慢的往前挪動,目光一直盯著女兒座位的方向。而此時的小娟,根本不敢回頭,因為她的淚水早已奔涌,她不敢讓爸爸看見這樣的自己。她在心里安慰自己,還好爸爸有奶奶陪伴!
第三次 去看小娟,是我們第一次去她的學校。當我們在教研室見面的那一刻,小娟難掩喜悅,滔滔不絕的跟我們分享,她剛換了一個非常棒的班主任,跟我們分享她對自己未來美好的憧憬。儼然成了一個奮斗小青年的模樣。
第四次 見面還是在學校,敏銳的我,在寒暄幾句之后就看出了小娟的異樣,進一步了解之下才知道,2017年正月初十二,唯一能讓她把爸爸安心留在家里出來上學的理由,爸爸的媽媽——奶奶,走了!
奶奶走前的一天,跟還在家里休假的小娟說過自己有些不適,但毫無經(jīng)驗的小娟并沒有太在意這個小細節(jié),以為奶奶就是像她自己說的有些小感冒。她被深深的自責徹底擊垮了,然后就有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我問小娟:“小娟,你覺得人在完全沒有經(jīng)驗的時候就能做好事情,不犯錯誤嗎?”
小娟搖頭。
我接著問:“那奶奶這件事,除了帶給你內(nèi)疚,你想沒想過奶奶是在教會你一些東西呢?”
小娟疑惑的看著我。
“奶奶用自己的生命在告訴你,以后爸爸、爺爺給你發(fā)出信號的時候,你應該怎么做,你覺得呢?”
“以后,你就知道怎么去保護爸爸和爺爺了”
小娟不停的點頭,然后說:“我覺得爸爸需要我,奶奶去世后,每次電話爸爸都會說想我,我都想休學回家照顧他們!”說著說著,小娟又開始忍不住的流淚。
我問:“爸爸怎么想呢?”
小娟抽泣著說:“爸爸希望我好好讀書”
我接過話,問小娟:“那爸爸說想你,會不會是因為奶奶的去世,讓他更明白要把愛表達出來,不讓自己留下遺憾呢?”
小娟沒有說話,若有所思,調(diào)轉(zhuǎn)話頭說:“姐姐,我這些話,不敢跟姑姑說,怕姑姑擔心,同學也不理解,我覺得自己情緒快要崩潰的時候,根本學不進去!”
我心疼的說:“我隨時都在,如果你有什么心事,歡迎你給我打電話!”
小娟緊緊的握著我的手,不住的點頭。
雖然我知道,在以后的很長時間里,不愿意給別人添麻煩的她,可能都不會給我打電話。但她心里有個希望,每隔一段時間,這個大姐姐就會和一組她早已熟悉的仁愛大朋友一起來看她,不管她想說什么,我們都會專注的聽、認真的答;不管她有什么情緒,我們都認同,不帶任何的指責、評判;不管哪次見到這群黃馬甲,她的目光都會有焦點,而不是漫無目的地尋找那個熟悉的面孔!
孩子,我們能做的不多,唯有陪伴你走過你最艱難的一段路!
作者:毛絲雅 美編: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