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有幸參加了北京仁愛慈善基金會組織的薊縣仁愛助學活動,我們承擔了四個家庭的走訪工作,真是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經(jīng)歷,導致了四個孩子不同的生活狀態(tài),在這里我無法一一描述每個貧困的孩子的家庭狀況,只想說說對自己內(nèi)心觸動最深的孩子。  


                       真誠的小萱


         我們走訪的有一個孩子叫小萱,上初中三年級,這個女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們按照地址找了很久才找到她的家。媽媽遠遠地在門口等候,走進屋里能看得出家里生活的窘迫,幾件簡單的老式家具已經(jīng)很陳舊,地上的盆里放著搓衣板和幾件正在洗的衣服,家里沒有洗衣機和其他家電,房子很破落院子也有些荒涼。媽媽說小萱的爸爸已經(jīng)去世多年了,媽媽身體很不好,還有個哥哥,這個房子還是他們租住的,她家的房子已經(jīng)不能住人了。母女接過我們帶去的生活物資和助學款時,能感覺出來他們那種真誠的謝意和激動的心情。

                      想當志愿者的小萱


        雖說是這樣的生活狀況,和孩子交流后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身上沒有那種貧困孩子的自卑和憂郁。她告訴我們她喜歡爬山、畫畫,而且她也想當志愿者,她的理想是將來開個養(yǎng)老院照顧那些孤寡老人,媽媽在一旁說他們打算暑假就去養(yǎng)老院做義工了。生活的艱辛沒有摧垮他們,他們時刻想著回饋社會,我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朗讀藍絲帶故事的小萱


         當我們聊起藍絲帶的時候,小萱說之前的志愿者給她講過這個故事,她主動為我們朗讀起藍絲帶的故事,聲情并茂讀到動情之處聲音幾次梗咽,當她把藍絲帶系到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媽媽的手上,并緊緊的抱住媽媽的時候,我們的眼眶浸滿淚水。
                                    
        這對母女身上充滿著正能量,心中有滿滿的愛,雖說生活很艱難,但她們知道這只是暫時的困難,她們對未來充滿希望,這種積極陽光的心態(tài)深深地感染了我們。


        這次助學對于我們來說不僅是一種付出,更是一種收獲,也讓我們思考了很多問題。當我們一家一家走訪的時候,我們帶去的生活物質(zhì)和助學金,其實未必能解決一個貧困家庭的根本,更深層次的是我們要通過這些具體的行動,把內(nèi)心的愛傳遞給更多的人,包括我們自己;這些孩子們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關(guān)愛,周圍人的一個溫暖的眼神,一句貼心的鼓勵,在精神上都是一種加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