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是母親節(jié),一個溫馨又特別的日子。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仁愛孝德項目27位志愿者走進河北淶水縣九龍鎮(zhèn),慰問24位孤困老人。
 

 
 2個小時的車程將我們從北京的繁華帶到淶水觸目驚心的貧困面前。
這130公里路,是那么近,又那么遠。
 

 
早7:00,志愿者們準時集合,
分發(fā)車牌、義工服、對講機等物資。
大家按組分好車,向淶水出發(fā)。
 

 
車隊在藍天下一路疾駛。
 9:40,到達淶水縣九龍鎮(zhèn)政府,當地的
鎮(zhèn)干部已經提前幫我們采購好走訪的物資:
米、油、掛面。
 

 
志愿者們分發(fā)走訪物資。
 

 


還有一份特別的禮物,母親節(jié)特意為老人家們準備的康乃馨。好期待看到老人家收到花是什么反應。
 

 
北龍門村的黃爺爺接過花,滿眼都是感動,
這可能是老人家一生中收到的第一束花。
 

 
爺爺耳能聽但嘴不能說,
從小被收養(yǎng),養(yǎng)父母去世后,
與哥哥相依為命,終生未娶。
唯一的家當就是這一間房,
是用原來村里的廢棄井房改造而成的。
 

 
爺爺身體還算硬朗,靠五保戶的生活補助和
為別人家辦喪事時掃棺為生。
生活的不幸,只在他臉上留下了皺紋,
沒有悲戚的神色,更多的是恬淡的微笑。
爺爺的知足常樂讓人感慨,
不論生活給我們什么,
我們都有選擇如何面對它的權利。
 

 
菜樹痷村95歲的老媽媽,
有輕度的老年癡呆癥,
雙眼已經看不清眼前的花了。
大兒子是啞巴,二兒子稍有智障,
家中兩間小矮房,除了睡覺用的小炕兒,
就是一張快散了架的破木桌,外加一口小水缸,
就是這個家所有的家當。
 

 
老媽一會兒糊涂,一會兒明白。
糊涂時反復問我們
是誰?來干嗎?不嫌老娘子臟嗎?
明白時又會說,
你們是好人,多陪老娘子呆會兒吧,
不斷招呼她的二兒子,給我們志愿者倒開水,
讓我們多喝水,做最好的米飯,把雞蛋都炒了。
炒雞蛋是老人家想到的招待我們最好的菜。
老媽用她最善良最友好的方式,
表達著對遠方來的客人最好的款待。
 

 
在老媽眼中,我們看到自己親人的模樣,
奶奶、姥姥、母親。老人家一生艱難困苦,
但生活的艱辛沒有磨滅老人家人性中的良善,
您用您苦難的一生,
為我們詮釋了生命的堅強!
老媽不斷讓我們住一晚再走吧,
幾位志愿者離開時都忍不住摟著老媽哭了。
 王澤實小朋友代表大家將紅色的康乃馨送給鄭奶奶,祝老人家母親節(jié)快樂!喜樂安康!接到這份意外的母親節(jié)禮物,老奶奶感動的說不出話了。
 

 
樸實的老奶奶不記得自己的出生年份了,當知道我要記錄時忙找出鑰匙要到柜子里找戶口本查看。
我告訴她通過她的年齡我可以算出才作罷。
她靠賣雞蛋、鴨蛋、鵝蛋維持生計,
她讓我看了她攢下的蛋后,非要讓我?guī)┗厝ァ?BR>這可是老奶奶的生活費??!
 

 
74歲的王德寶老人,無兒無女,一人獨自生活,
對于志愿者的到來充滿了感恩和喜悅。
 

 
提起年輕時曾經抗美援越的當兵經歷,他很驕傲,還給我們看他年輕時當兵的照片。
 

 
 另一位奶奶家的狀況讓人很心疼。
 

 
雖然心里早有準備,
但奶奶家的貧困還是讓我們吃了一驚。

 

 

 

 給老人家一個擁抱,祝福她平安健康。  
 


坐下來嘮家常,就這樣靜靜陪著您,是我們能給您的最好的母親節(jié)禮物。
 

 
 還有一位讓我們志愿者夸贊不絕的老人,
李奶奶雖然不能言語,臥床不起十余年,
但老人家特別樂觀開朗。
 

 
老人特別有福氣,
有一個非常孝順的兒媳婦,
悉心照顧著老人,
而且還被評為是當地的模范兒媳。
老人看到我們,一直笑,特別開心,
讓我們深受觸動,
感覺到其實眾生感知幸福的能力都是一樣的。
 

 
下午志愿者坐在一起結行分享,
老人們的堅強和樂觀深深感染著我們,
一路上有太多的溫暖和感動。
 

 
給志愿者發(fā)放結緣品,一本《孝經》。
百善孝為先。
一天的走訪活動很快就結束了,
但盡孝道是每個人要用一生來完成的事。
 

 
 大家已經忍不住認真地讀起來了。
 

   文 / 仁愛孝德文宣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