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脫的小海洋


在車上遠遠看到一個女孩在門口迎接著志愿者老師們,下車離得近了才看清,那是一個衣著整潔,面帶開朗微笑,一笑就露出兩個深深酒窩的小女孩。她叫小海洋,端莊的舉止,開朗愛笑的性格,彬彬有禮地迎接,超出自身年齡的穩(wěn)重與成熟,讓我不禁感到敬佩與好奇。細問才得知,她在2到6年級都是班里的班長,言談舉止都由內而外地散發(fā)著自尊自愛與堅韌不拔。
 

擔當的小海洋


進門時樸素的大門兩旁兩個大大的福字讓人格外印象深刻。

小海洋在5個月大時因為一次意外車禍而失去了父親,母親不知是改嫁還是生病已故,走訪時未見身影。上6年級的小海洋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奶奶下地不方便,需要扶著墻才能勉強行走,爺爺比奶奶靈便些,但因腦梗后遺癥的緣故,有一條腿走路吃不上力,走起來也是很不協(xié)調,一晃一晃的。

家里的收入來源是屋后面那1畝地的微薄產出,澆水還沒有保證,多數情況下是靠天吃飯,更難的是爺爺腿腳也不方便。還不到12歲的小海洋,一個小女孩,就承擔起干農活、做家務、照顧爺爺奶奶等等繁重的擔子,而同齡的城里孩子這個年歲還享受著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關愛,沉浸在手機、電腦、電視、平板等虛擬電子產品的花花世界中不能自拔,因而疏于與親人的交流溝通。
                

 勤奮的小海洋


當看到小海洋寫字要低下頭,瞇起眼睛時,我才了解到小小年紀的海洋已經有500度的近視了,前一個月才配的眼鏡。然而她家里沒有手機電視電腦這些很毀眼睛的電子產品,這時我仿佛看到,在每天深夜,小海洋在幫忙做飯,洗碗,鋤地之后,點著小小昏黃的臺燈,在認真地復習功課,預習第二天老師要講的內容。長時間地看書用眼過度才導致如此與年齡不符的度數。

                    
自強不息的小海洋


東西不多的家里,一個紅色的榮譽證書和一個水晶的獎杯格外引人注目,獎杯上刻著“自強不息十佳中國少年”的字樣。在綠油油的后院菜地背景下,一個女孩,一雙證書和獎杯,這畫面太美,太純,太勵志。不禁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對于貧窮和富有的定義。物質上吃穿不愁、生活無憂難道就是真的富有?精神上自強不息、自尊自愛、堅韌不拔難道就不算人生寶貴的財富?心靈富足而物質暫時缺少,物質充裕而心靈荒蕪,兩者哪個更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理?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感恩你,向上的小海洋


還記得在走訪前的助學培訓中,魯杰老師提到過,面對疾病、苦難、卑微、貧窮時,我們反問自己能否做到積極地面對,克服恐懼、焦慮、不安、抱怨,來接受上帝給自己的深深一吻?到底誰更強大?到底誰應該向誰學習?小組助學的4個孩子,每一個身上都能找到質樸、穩(wěn)重、感恩、內斂、堅韌、珍惜、謙卑、自律、樂觀這些生命的寶藏!人生最深刻的那種痛苦,在他們生命最深處挖了一條鴻溝,這個鴻溝非常深,非常痛。但是卻能裝下生命更多的快樂和幸福的體驗。如果沒有苦難,生命是體現不出它的尊嚴的。享福,消福,我們總是覺得事業(yè)好,成功好,皆大歡喜好,可是總是這樣,是不能培養(yǎng)鍛煉出人的品質的。

真正的幫助是一個高貴的靈魂在受磨難時你去陪伴它,仁愛助學正是如此,志愿者和孩子們共同成長,相互學習,大手拉小手,一起走在探索人生的道路上······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文編|王洪波
                                                 美編|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