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第二次到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血液科,做安寧志愿者服務(wù)。我今天的搭檔是解老師。她趕到血液科后,我倆圍繞著進病房后如何配合、如何向患者傳遞關(guān)懷、如何關(guān)照患者家屬等問題簡單地聊了幾句。正在護士和我們做交流的時候,12床的臨床大夫恰巧走來說,我們可以去看下12床的那位病人,她發(fā)燒、咳嗽、嗓子痛,剛確診白血病,僅僅一周的時間,現(xiàn)在病人還不太接受。剛剛住進來,一直在問醫(yī)生能不能治好?什么時候能好?情緒很不穩(wěn)定,嚴重焦慮不安。希望我們?nèi)ズ退牧奶?,緩解一下她的焦慮情緒。解老師和我聽后不約而同地說:“好,我們?nèi)タ赐?2床病人”。
一進病房,看見三個阿姨慵懶地躺在病床上,看似正在休息。解老師和我對病人介紹自己說:“我們是安寧服務(wù)的志愿者,到病房來做關(guān)懷陪伴和聊天的,看看有沒有什么需求,需要我們做的?”三位病人一起搖頭說:“不需要?!苯饫蠋熀臀揖鸵恢庇梦⑿τ褠鄣难凵?,看著她們。這時,12床的家屬問:“你們是做什么的?”
“我們是安寧志愿者?!?/div>
“是什么組織?來做什么?對病人有什么作用?”
“我們是協(xié)和的安寧志愿者,都是經(jīng)過協(xié)和醫(yī)院培訓(xùn)的,主要就是來病房里和患者聊聊天,對患者進行一下陪伴。很多病人都是從外地來的,離家比較遠,病房生活也比較單調(diào),沒有電視什么的,所以,我們主要就是和病人聊聊天、說說話,做一個陪伴。但是今天是我們第二次到病房來,還沒有什么經(jīng)驗,可能做得沒那么好?!?/div>
“可以和我們家屬聊聊嗎?”
“可以呀。”
“你們對患者的治療有幫助嗎?”
“我們都是志愿者,不是醫(yī)生,對病人能做到的,只有陪伴和聊聊天,治療還是要靠醫(yī)院的醫(yī)生。我們只能來關(guān)懷陪伴?!?/div>
“你們可以和病人聊聊嗎?”
他示意我們,可以和躺在病床上的愛人聊聊天。
病人姓周,今年42歲,北京人,家中有一位13歲的女兒。她說,想到女兒這么小,就會沒有媽媽了,內(nèi)心非常的難過愧疚,覺得對不起孩子。又想到,這種病的治療花費不會太少,再把家里給拖垮了,內(nèi)心充滿了愧疚和自責。想到自己給家里帶來的種種不良影響和壓力,周女士的眼淚流了出來。在聊天的時候,她一直問我們,她的病還能不能治好?她什么時候才能好?我回答她:“我們只是志愿者,不是醫(yī)生,在治療方面,還是要聽醫(yī)生的。要相信協(xié)和醫(yī)院,在這么好的醫(yī)院,有這么好的醫(yī)生,你只需要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自己生病這件事,讓自己的心情好一點,保持好情緒,配合醫(yī)生的治療,一個好的心情,對病情的恢復(fù)一定會有幫助的?!?/span>
在交流的過程中,我分享了我自己的父親生病,有可能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他的心理路程和愧疚,然后又說父親病愈之后的心理狀態(tài),得到了周女士的高度認同。接下來,我又談了媽媽小時候?qū)ξ艺f的話,以及她的身體力行,給我?guī)淼挠绊懀芘柯犃酥?,比較入心,體會到女兒和她的家里人也需要她以堅強的狀態(tài)去引導(dǎo)和配合,表示以后要用好的心態(tài)、狀態(tài),去面對孩子和家人,樹立一個好的形象。在和周女士聊天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她的眉頭緊皺,紋路比較深,應(yīng)該是平時對生活不滿、焦慮或者脾氣急躁所致,就順口問了她一句,“以前家里,生活或者工作,有沒有什么特別不順心的事?煩心的事?”她說,“沒有,什么都很好,沒有什么不好的感覺”。最后她表示,什么道理也都懂,可能就是太突然了,心里接受不了,和我們志愿者說說,心里感覺好多了。她說,這個志愿活動真好,如果她的病好了,如果還有機會,她也希望可以像我們一樣來當志愿者,去關(guān)懷別人。
走出病房,患者的愛人問我們,怎么樣?我們說:“她心理壓力減輕了很多,放下了一些心理包袱,并表示愿意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彼芨吲d,說我們這個志愿服務(wù),真好。并說她妻子是一個非常在意家人、在意身邊人對她的看法的人,多疑、焦慮、不安,在生活中,心思比較重,如果她早一點能想明白、變輕松就好了。希望我們以后還能去和她聊聊,并感謝志愿者幫助了他的家人。
個人體會:做志愿服務(wù),是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雖然我們能力很小,能做的很少,但是通過交流,可以給病人和家屬,帶來心理的慰藉和轉(zhuǎn)變,讓病人積極樂觀的面對家人,并配合醫(yī)院的治療,舒緩病人的情緒和心理壓力。
服務(wù):用陪伴予人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