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很多孩子磨蹭、拖延、癡迷網(wǎng)絡游戲等,父母們痛苦不堪、心急如焚,卻又束手無策,“不談學習母慈子孝,一談學習雞飛狗跳”道出了多少家長的心聲!
應仙游廣大家長和志愿者的誠摯邀請,2月18日,大年初三,仁愛孝德項目志愿者魯杰老師辭別老母親,從長春飛抵福州,于2月19日至2月22日,在仙游舉辦家庭教育的專題講座和輔導,專門解答志愿者們在親子教育中的困惑。
在講座中,魯老師誠懇的跟家長們說,現(xiàn)在的孩子以獨生子女居多,他們的內(nèi)心非常孤獨,需要陪伴。有的孩子跟魯老師說,其實自己并不是多么喜歡打游戲,有時候抱著游戲機就睡著了,可是,卻無辦法停下來,因為,除了游戲,不知道還可以去干什么?實在太無聊、太孤獨了,在游戲里,還能找到一絲存在感。
孩子的壓歲錢問題、不愛做家務問題等等,表面上是孩子不懂事、不理解和體貼父母,背后卻是家庭教育的偏頗和缺失。
魯老師以她多年的親子咨詢和慈善經(jīng)歷,推心置腹地跟家長說:我們只有理解孩子、成為孩子,才能真正引導孩子,從而成就他。試問,父母從來沒有關注過孩子的精神需求,只忙著出去賺錢,或者沉迷在自己喜歡的事情,甚至總是看手機、玩電腦,卻要求孩子熱愛學習、體諒父母,是否太不現(xiàn)實?
對于現(xiàn)在很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魯老師說,專注力是一種品質(zhì),孩子只有靜心才能專注。而孩子靜心的前提是家長能夠靜心不混亂、頭腦清明、心地開朗,否則孩子一定處于緊張和混亂中,如何能夠專注?孩子的成長要以精神健康為核心、人際交往為動力。
魯老師語重心長地叮囑家長們,家庭和我們的慈善組織一樣,也是一個團隊,每一個家庭成員都要有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耐心陪伴和引導。只有彼此理解、共同成長,才能夠真正實現(xiàn)家庭和睦、父(母)慈子孝。
父母平靜的感知感受孩子的訴求和情緒,自然就有引導孩子的方法。比如自卑的孩子多鼓勵,傲慢的孩子與他一起探討傲慢對自身的危害,搗蛋的孩子多管教,與孩子一起分析探討如何更好的珍愛自己、珍愛家人,善巧有效引導孩子走上普世價值所認可的光明大道,從而使孩子成為有價值的人,真正幸福和快樂。
最后,魯老師指出,“孝”由“老”和“子”共同組成,“老”包容、關愛“子”,“子”尊敬、背負“老”,就是父慈子敬。做父母的只有從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和德行,父母進步了,孩子的教育就不難了。
魯杰老師智慧風趣的講解和引導,令志愿者茅塞頓開,現(xiàn)場互動熱烈、掌聲雷鳴。課后好多志愿者還圍著魯杰老師提問,期盼著魯老師下次再來仙游。
作為仁愛孝德核心骨干志愿者,魯杰老師也希望更多的志愿者理解孝德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多踐行,上敬父老下慈子孫,對孩子言傳身教。并和當?shù)刂驹刚叻治隽嗽谙捎伍_展孝德活動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大家共同期待孝德之風能夠吹遍中華大地,走進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