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慈善,人人享有慈善,仁愛觸手可及
最近,仁愛慈善大連凱德心棧算是火了一把,究其原因,是因為一對新人在心棧拍攝了結婚照。
照片一出,迅速傳遍心棧志愿者的朋友圈和微信群,就這樣,這對新人在無意之間收到了來自全國數以萬計心棧家人的祝福,這對新人就是來自大連凱德心棧的志愿者紫姑娘和強先生。
因 一 本 書 而 相 識
2017年6月,強先生奉了第一杯愛心粥,
2017年7月,紫姑娘奉了第一杯愛心粥。
但兩個人并不是在心棧見面,而是在一個學習班中。
“初次見面他給人文質彬彬的感覺?!边@是紫姑娘對強先生的第一印象。
兩人起初并不熟絡,而后因為一本書而增加了互動的頻率。
因為工作,兩個人一般在周末奉粥。
“我們周末會經常見面,彼此了解會多一些,我也會被對方身上的閃光點所吸引。”紫姑娘回憶到。
時間長了,紫姑娘每周二熬粥,每次強先生都會問:“有人和你熬粥嗎?實在沒人去,我去,放心吧!”
無形中,紫姑娘對強先生有了些許依賴。
之后的慈善活動中,心棧熬粥奉粥、環(huán)保、讀書會、養(yǎng)老院,有紫姑娘的地方大多都會看到強先生,仿佛成了一種習慣,被關心也成了一種習慣。
那個時候就有心棧家人開玩笑說兩個人很般配。
累 了,卻 遠 了
半年過去,紫姑娘在承擔中,心力陷入了低谷。
也許是沒了新鮮感,也許是沒那么多經歷,紫姑娘在心棧承擔中找不到當初那份簡單的快樂了。這個時候紫姑娘想到了強先生,但是向他吐露煩惱時,感覺他有點“無動于衷”,甚至感覺他對自己的看法發(fā)生了轉變,認為她是個沒有責任心的人。
之后,日漸疏遠。
一個月的時間,兩人沒有主動聯(lián)系對方,志愿者活動也很長時間沒一起出現(xiàn)了。
“雖然志愿者活動共同出現(xiàn)的次數少了,平日里聯(lián)系幾乎沒有了,但是每周的學習不能停,每周還是會見到的。”
而這時,紫姑娘內心的真實活動才一點點浮出水面。
峰 回 路 轉
緣 分 總 是 很 奇 妙
紫姑娘在大家的幫助下,慢慢找回自信,重新開始了承擔,而這時強先生也已經在心棧有了承擔。正是因為二人的承擔,讓兩個人之間的互動又多了起來。后來才知道,其實強先生也一直默默支持著紫姑娘。
紫姑娘做文宣,強先生做后勤,兩個人做的都是幕后工作,看似無關的兩個崗位因為他們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隨著二人聯(lián)系越來越多,也相互知道了對方的真實,慢慢地走到了一起。
紫姑娘和強先生都獨自在大連打拼,他們都相信緣分,有共同的信仰、有共同的興趣愛好、有共同的集體活動、共同的志愿者朋友。
大家都沒想到,志愿者們的一句玩笑話,真的成為了現(xiàn)實。
一 起 承 擔
走到一起后,兩人并沒有忽視承擔,
而是更加用心去做心棧的事情。
2017年11月19日,心棧兩周年慶典,籌備之時,骨干志愿者們最先討論出來的內容是主持人選,正是紫姑娘和強先生。在大家的眼中,他們是天造地設的一雙。
慶典上呈現(xiàn)的效果也印證了大家的選擇是對的,兩人之間很有默契,甚至一起緊張、一起結巴、一起笑場。
心棧組織讀書會,紫姑娘負責組織策劃,強先生幫助準備物資;紫姑娘在臺上發(fā)言時,強先生默默地拍著照片,那種小溫暖連周邊的志愿者都跟著幸福。
大連凱德心棧還有半年時間就三周年了,但是新一屆的骨干團隊需要提前搭建和培養(yǎng)。一次私下吃飯,棧長和關懷員提到了承擔。紫姑娘開始還略有擔心,強先生率先做了表率,自己的肩膀可以支撐著她。那一次飯后,強先生接手了后勤,紫姑娘接手了文宣。這也是新團隊最先確定的兩個崗位。
被 全 國 心 棧 家 人 祝 福 的 一 對 新 人
5月30日,是二人拍婚紗照的日子,拍照前詢問二人的想法,兩個人不約而同地想到把心棧作為拍攝場景之一,于是,便有了這之前所描述的刷屏一幕。
其實在心棧喜結連理的例子不少,強先生和紫姑娘的走紅純屬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因為心棧里都是充滿熱情、推崇大愛的良善之人,而像強先生和紫姑娘這樣因為心棧走到一起的人,更是善上加善,定會得到大家的關注和祝福。
就像小姐姐說的:心棧這杯粥,省了月老多少根紅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