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那個村子里看到了很多苦難,也有人性的光芒。
訪貧時,見到村里有一位26歲的女人,帶著兩個孩子,家里的其他成員都在外邊,收入明顯不夠支撐這個家庭,她還要照顧家里患病的老人,過得真的很難。
城里人去了,看不下去,那么艱難的生活,那么冷的屋子,吃穿也成問題。

同行的一位是記者,問這個女人苦不苦?
她回答:“習慣了?!?/div>

村里還有一位老人,只有一只手。本來身體挺好,生活也不錯,忽然病了,各種病都有,最嚴重的是醫(yī)院診斷出的小腦萎縮。他不能站立,只能坐在椅子上,也不能排尿了,只能用導尿管導尿,接出一個尿袋,擱在外邊。據(jù)說,這種導尿比較難護理,容易感染,村里又沒有更好一些的醫(yī)療條件,只能因陋就簡。

這位老人大便也不能自理,需要人幫忙才行。于是他弟弟的孫子,一個胖乎乎的少年來護理他。看樣子這少年只有十六、七歲,輟學在家,專門照顧他的這位爺爺,端屎倒尿、做家務……老人被照顧得挺干凈的,跟村里其他重病臥床的老人相比,要好很多。

我問少年累不累?
他輕輕地說:“累。”
多么誠實又可愛的少年??!

當我不如意、遇到難事的時候,想一想,這個世界上還有這樣了不起的人和他們經(jīng)歷的比我更不幸的各種遭遇,就立即會增加一些克服困難的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