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月間,仁愛基金生命關懷項目部組織了三次在松堂醫(yī)院(北京的一家臨終關懷醫(yī)院)的陪伴活動,其中既有參加過多次活動的老志愿者,也有新面孔,不一樣的體驗,卻有同樣的感動。

牽起您的手,讓我用心陪伴您
 
圍坐一起,勝似暖心的一家人。

孟祥玲老師帶她的孩子一起來做志愿者,小朋友給老人家折紙、表演魔術,濃郁溫暖的“祖孫情”。

每次辛苦組織活動的桂亞君老師,在老人床前,像陪伴父母一樣真情流露。

靜下心來去陪老人一起聽京劇,原來京劇如此之美。

仰望,是敬畏,是慈悲!用折紙嘗試打開老人的心扉。

王愛香老師折的百合花,被一位無法行動的奶奶愛惜地擺放在床頭,愿這朵花,每天帶給老人愛和希望!

奶奶85歲啦,來跟我們一起跳舞!

新志愿者郭慶秋老師,和她的朋友印度小伙子周漢

每次王宏麗老師都會帶個新人,這次把女兒帶來啦!

肖濱洆老師帶來了兒子吳林洪,兒子的分享讓媽媽很感動,如果不是參加這樣的活動,肖老師可能都聽不到兒子這樣的心聲。

新人陳銘緋老師,她在我們的團隊是新人,但老師已有7年陪伴養(yǎng)老院老人的經(jīng)歷了!

仁 愛 說 
 
今天陪伴的是一位五十多歲的自稱是“小李好青年”的大哥,他看見我們就笑得非常開心,一直在唱歌!還有一位爺爺一直在表達著自己對工作單位的感謝,說現(xiàn)在的時代好!從他們的臉上一點也看不到被多年病痛折磨的痕跡,因為受到兩位老人的感染,覺得今天的陪伴也變得輕松愉悅起來,彼此像久違了的親人一樣熟悉親切。從他們身上讓我看到了,無論什么樣的境況都不抱怨生活,不抱怨命運的人,一定是一個內(nèi)心強大的人!
——李鐵靜

隨著去松堂關懷次數(shù)的增加,內(nèi)心從最初的新鮮有活力漸漸轉(zhuǎn)為一次次思考人生的意義,特別是關于老去和死亡。每隔一段時間,看到原來有人的床鋪騰空了,都感到生命的無常和無情。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從中看到健康的價值,體會那種老去的無奈,激發(fā)我們找尋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周華欣

今天的陪伴,讓我從奶奶身上看到了樂觀與豁達,她能夠放棄家里的一切,安然享受松堂的一切照料,那一刻,我看到了什么是活在當下。當我發(fā)自內(nèi)心贊嘆她心態(tài)好,皮膚好、精神面貌好時,老人家眼睛里流露的是滿滿的喜悅。
——孟祥玲

今天是我第一次參加仁愛慈善的活動,陪伴老人。當我走近他們時,看到這些老人雖然已到暮年,身患重病,遠離親人,卻仍舊堅強地活著,有的還能談笑風生。面對他們,我想:如果有一天我如他們一樣,面對人生這么多的無奈和痛苦,我會怎樣?我能勇敢面對、坦然接受嗎?在未來的人生中,我會多做利己利他的事情,讓自己的生命更有價值。
——祝楠

今天我再一次去醫(yī)院參加這樣的臨終關懷陪伴。我主要陪伴的這個爺爺七十七歲了,在和他聊天的過程中,我并沒有把他當作一個孤寡老人或者病人去看待。在陪伴的過程中,我給爺爺唱了首歌:《翻身農(nóng)奴把歌唱》,爺爺跟我一起打著拍子,眼角的淚水已經(jīng)流了出來。

通過今天的陪伴,讓我再一次感悟到每一個生命在臨終的時候,都會對死亡恐懼,都會孤獨。與其說老人需要我們,不如說我們自己更需要老人的陪伴,跟老人靜靜地在一起去感受彼此的呼吸,去感受彼此在一起。
——桑吉扎西

感覺陪伴老人的前期培訓很重要,里面有很多注意事項的確很實用,比如要敬畏和尊重陪伴對象。自己通過親自體驗,發(fā)現(xiàn)陪伴過程中,因為老人情況不一,如果沒有心理準備,會很容易受到打擊。你滿腔熱情,認為自己來做善事,結果對方?jīng)]有任何反應,此時你心里會怎么想?有的老人因為長期臥床不能動彈,身上會有難聞的氣味,個人衛(wèi)生也不是很理想,你見了之后是否會升起輕慢之心?其實仔細觀察一下,都會存在。陪伴老人其實是對我們自身修養(yǎng)的一個很好的磨練。
——李開星

看到這些頭發(fā)花白的老人,就想起一直疼愛我的爺爺奶奶,感到他們就像家人一樣親切。本以為臨終關懷會有些沉重,但是進入房間以后,張奶奶的狀態(tài)給了我很大啟發(fā),她給大家唱京劇,跳舞,笑的時候還會像小女孩一樣捂著嘴。是啊,人都不能避免生老病死,但我們可以選擇以什么樣的心態(tài)老去,快樂的、優(yōu)雅的、獨立的,或是其他的。臨終關懷,讓我盡可能真實地觀照老去和死亡,更懂得如何去愛自己的家人,珍惜自己的生活,從而在現(xiàn)在浮躁的社會里,放下執(zhí)念,去找尋內(nèi)在真正的信仰。
——馬穎
 
仁愛無限,善愿成辦!期待有更多人來參加關愛老年人和中晚期病人的活動,人人傳遞一份愛,讓我們的社會更溫暖!
 
文|安寧療護
美編|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