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貴蘭老師曾經(jīng)是一個婦產(chǎn)科大夫,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深知母乳喂養(yǎng)對寶寶健康成長的重要,所以,她學(xué)習(xí)了中醫(yī),成為一名通乳師,幫助許多寶媽們獲得足夠的奶水。
2012年,史老師發(fā)現(xiàn),很多健康寶媽們有多余的母乳,自家寶寶吃不完只能浪費(fèi),突然想到,能否把富裕的母乳送給有需要的孤兒院寶寶們喝呢?說干就干,她立即拿起電話,一個孤兒院一個孤兒院地聯(lián)系,沒想到卻遭到了拒絕,這讓她有些失落,但是她依然堅持做下去。終于,順義的小花孤兒院同意接受母乳捐贈,從此,她走上了這一條充滿母愛的公益之路。
史老師向?qū)殝寕兲岢鲞@個建議,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大家很樂意把自己富裕的母乳捐獻(xiàn)出來,送給孤兒院的孩子們。寶媽們把多余的母乳保存起來,由志愿者上門去取,然后再送到需要的孤兒院,史老師則承擔(dān)了征募母乳、召集志愿者、對接孤兒院等工作,慢慢地組織了許多愛心人士一起參與。
2017年,隨著需要愛心母乳的孤兒院越來越多,能開車取送母乳的志愿者不夠了。很多志愿者有家有孩子又有工作,不能頻繁地參加活動,于是史老師下決心學(xué)車,以便需要時可以補(bǔ)位,而此時她已經(jīng)50多歲了。先生曾堅決不同意她學(xué)車,可是看到她如此堅持,終于同意了。
此后,史老師便常常帶著員工、學(xué)生或沒車的志愿者一起取送母乳。工作之外,業(yè)余時間幾乎都投入取送母乳的事情中了,但她從不感到辛苦疲憊,反而覺得很充實,生命很有意義。她常說,每個孩子都渴望著母愛,但那些孤兒院的孩子們沒有爸爸、媽媽疼愛,那我們自己就要去疼愛他們、撫慰他們。“每當(dāng)聽到重病或手術(shù)后的孩子們因為喝了我們送的母乳而康復(fù)時,我就特別高興,特別滿足!” 


一天,小花孤兒院的林院長打來電話說,一個剛做完手術(shù)的寶寶需要母乳,但孤兒院已沒有母乳了。史老師立即放下手里的工作,要去孤兒院送母乳。愛人不放心她一個人開這么遠(yuǎn)的車,于是請假陪她一起去。這一次參與,讓史老師的愛人理解了她為什么愿意花費(fèi)這么多心力去做這件事情,從此后更加全力支持,夫妻二人共同成為了公益志愿者。
史老師說,在這條路上,她遇到了很多美好的人和事,收獲了太多感動,這讓她更加相信人間自有真情在,更加堅定了走下去的決心。


一位寶媽奶水不足,寶寶吃奶粉過敏,通過史老師得到了愛心媽媽們捐贈的母乳,她非常感激,于是也加入了取送母乳的行列,希望盡自己微薄之力傳遞愛心。有一天,她給孤兒院的孩子送完母乳回到家中時,已經(jīng)夜里11點(diǎn)了,家里的寶寶一直哭著找媽媽。
有一次,希望之家的寶寶們沒母乳喝了,一位志愿者第二天早上四點(diǎn)半就出發(fā),從北京的東邊跑到西邊,到好幾位寶媽家取了母乳,馬不停蹄地送到孤兒院。在回來的路上接到另一位寶媽說家中有富裕的母乳,又趕過去取,直至下午兩點(diǎn)把母乳送回工作室,然后趕回去上班,奔波近10個小時,連午飯都沒有吃。
還有一次,廊坊孤兒院缺母乳,一位通州寶媽家里正好儲存了多余的母乳,但不巧的是當(dāng)時沒有找到志愿者去通州,于是這位媽媽就親自把200多袋母乳送到了孤兒院。一路上,為了防止母乳化凍,媽媽用自己的羽絨服嚴(yán)嚴(yán)實實地包住儲奶箱,這份用心令史老師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這樣的故事太多太多了,史老師說,這么多年自己能堅持下來,正是家人、愛心媽媽、志愿者們給了自己無盡的力量。
愛的溫暖是可以傳遞的,史老師就像一顆美麗的蒲公英,隨風(fēng)播撒著愛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