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丁是仁愛基金會的一名志愿者,她常常參與一些環(huán)保活動。也堅持去關(guān)懷陪伴身邊的失獨老人。
10月一個普通的周六早晨,小丁從家里出門,準備去河北省人民醫(yī)院——之前她持續(xù)關(guān)懷的一位失獨老人劉叔叔住院了,她與幾位志愿者一起相約去醫(yī)院陪護。
她叫了一個滴滴車,司機是一位二十出頭的小伙子。
路途中,她給另一位志愿者打了一個電話,談及一些慈善活動。放下電話后,司機主動開口了:“你是做慈善的?”
就這樣,小丁與司機聊了聊自己參加過的一些慈善活動,也提到今天去醫(yī)院是要去陪伴一位失獨老人。
司機聽后非常感慨,原來,他自己的姑父姑母就是失獨老人,他很了解失獨老人所需要的陪伴和愛。他當即與小丁互加了微信,表示自己也愿意成為一名志愿者,去關(guān)懷和幫助更多的失獨老人。
面對這一份意外的“驚喜”,小丁的心暖融融的。
小丁來到醫(yī)院時,另外兩名志愿者大慶和曉峰都已經(jīng)到了。大慶是一名在讀大學生,曉峰是一名自由職業(yè)者,他們與小丁一樣,都是仁愛的志愿者。
劉叔叔是一位退伍軍人,獨生子去世后,愛人就患上了抑郁癥。他的腰部疼痛已經(jīng)很久了,但是因為沒人照顧,一直不敢去醫(yī)院檢查、治療。直到小丁反復勸說,好幾位志愿者也愿意來輪流陪護,他才下了決心住院治療。
三人正在陪劉叔叔聊天,護士來掛點滴了??吹街驹刚咴趫?,這位曾參過軍的老人竟然略顯緊張。
小丁見狀趕緊笑著說:“我也是軍人世家。”然后講了一些在軍隊家屬院的趣事。在歡聲笑語中,劉叔叔明顯輕松了很多,也聊起了自己當兵時的往事。
這時,臨床的另一位老人要起來上廁所。這位老人身材比較高大,照顧他的家屬是一位身材瘦弱的阿姨,在扶著他起身時顯得很吃力。大慶和曉峰趕緊上去幫忙,把老人扶到了門口。
阿姨很感激,對志愿者說:“你們是志愿者吧?我也想加入你們,我也想幫助別人!”
阿姨的話讓小丁想起了早上坐出租車時的經(jīng)歷,便也講出來與大家分享。大家都感慨道:原來我們的一言一行在不經(jīng)意時就能影響身邊的人。我們可能做不了什么大事,但我們可以幫助一個人、做一件好事……這份愛傳遞出去,就會讓我們的環(huán)境、社會、國家變得更好。
劉叔叔也感慨地說,其實他也曾經(jīng)想過把一些退休的老戰(zhàn)友動員起來做一些好事,讓無所事事的老人也為社會做一些貢獻,但卻沒有找到一個平臺將大家組織起來?!澳銈兌嗪茫@么年輕就做了志愿者,做好事……”劉叔叔正談得高興,突然欲言又止,一絲黯然略過他的雙眼?;蛟S他想起了早逝的兒子,如果他還在,如今也跟志愿者同齡吧。
劉叔叔沉默了,不經(jīng)意間,他又觸到了內(nèi)心最痛苦的回憶。心細如發(fā)的小丁察覺到了劉叔叔情緒的變化,她下定決心要更用心去對待這些老人,要把陪伴堅持下去。
大慶是獨生子,父母工作繁忙,他高中時回到老家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因此跟父母的感情比較生疏,也不懂得如何與父母交流,平常跟父母的對話基本只有單音節(jié):“嗯”“好”“不”。這次來陪護劉叔叔,緊張得不知道如何開口,雖然他知道劉叔叔很想跟他聊聊,但大部分時間,他只是靦腆地回以微笑。
他被今天遇到的種種人和事感動著,對于自己現(xiàn)在所做的事情既感到自豪,又覺得感激,還有點慚愧。因為他覺得自己每次來都有點像完成任務(wù),沒有想到自己這一點付出能夠影響到他人,也沒想到其實做成這樣一件事也需要很多人來成就。他看著身邊的人,突然有了不一樣的心情:小丁對老人的陪伴是那樣善解人意,曉峰在承擔中這樣主動、忘我。他很想向他們學習,成為像他們那樣的人。
看到劉叔叔的痛苦,大慶也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原來父母與兒女的團聚并不簡單,是稀有的幸福。回家后,大慶主動給媽媽打了一個電話,讓媽媽又驚又喜。
大慶說:“沒想到做慈善活動,結(jié)果是幫助了自己。感謝這些老人們給了我不一樣的人生經(jīng)歷,讓我自己得到了成長。非常希望有更多志愿者一起來參與失獨老人的陪伴,關(guān)心這樣一個特殊群體,給他們更多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