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嫁異鄉(xiāng)的她一度被孤獨所糾纏,而今,因為遇見仁愛慈善,因為和一群快樂無限的人相伴,因為一杯暖暖的愛心粥,她找回了久違的快樂。
五年前,小玉遠嫁河北懷來,因為心中的芥蒂,她一直無法融入這座小城:雖然是做銷售的,她永遠是同事中那個最沉默的,不喜歡跟大家在一起談?wù)摷议L里短;在家里,跟先生和孩子發(fā)生沖突時,她要么沉默不語,要么情緒爆發(fā),很難心平氣和地溝通;與親戚和鄰居,她也難以交心……
“那時候,我覺得自己特別孤獨,總想找個角落躲起來,過得很不開心。”小玉說。

01
初遇仁愛

2019年下半年,小玉注意到在她上班的路上,多了一群身著橘色圍裙的人,他們每天早上都在廣場上 “賣粥”。跟其他賣早點的不同,每天都有好幾十號人來“擺攤”,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燦爛明媚的笑容。
“這么多人賣這點兒粥,能賺幾個錢?還這么高興?”小玉心里有些疑惑。
一個異常寒冷的清晨,小玉走在上班的路上,雖然裹緊大衣,她的雙手還是凍麻了,路過那個“賣粥”點時,剛好遇上紅燈,她不得不停下來。

忽然,一個聲音傳來:“請喝一杯愛心粥,仁愛祝您一天好心情!”小玉抬起頭,一個大大的笑臉映入眼簾,還有橘紅色的圍裙。

她往后退了一步,本能地要拒絕。遞粥的大姐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笑著說:“我們是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的,這粥是免費的,還熱乎著呢!快拿著,暖和!”
小玉猶豫著接過了粥杯,一絲溫熱透過杯體,瞬間直抵手心,當她轉(zhuǎn)身想要說謝謝的時候,橘紅色的背影已經(jīng)在馬路對面,遠處還有無數(shù)個橘紅的身影,仿佛許多個太陽在發(fā)著光,暖暖的光。
“那天的粥特別好喝,也特別溫暖,我喜歡這種溫暖的感覺,也喜歡那如太陽般的橘紅色!”
小玉更加關(guān)注這群橘色的身影,他們每天準時出現(xiàn),風雨無阻,即使風雪交加、滴水成冰的日子也不例外。她心里生出了深深的敬意,突然冒出了一個念頭:我想加入他們,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內(nèi)向的她一直沒有開口問過奉粥的志愿者,這個心愿遲遲未能實現(xiàn)。


02
加入組織

2020年,疫情來了,那抹橘色再也沒有出現(xiàn),小玉的心里空落落的。有一天,店里來了一個客戶,她們相談甚歡,這個客戶恰好是那群橘色志愿者的頭兒——懷來福澤心棧新任棧長。
雖然線下的奉粥活動停了,但志愿者們自發(fā)在線上開展種種活動,讀書會、云奉粥……小玉加入了志愿者群。
每天在群里聽大家分享讀書和善行心得,小玉覺得生活向她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在這里,沒有勾心斗角、家長里短,每個人都在反思自己、追求進步,討論分享如何感恩他人、回報社會,群里的氛圍特別溫暖和諧,這就是我想要的,我覺得自己回家了?!?/span>
雖然直到今天,奉粥活動也沒有恢復(fù),小玉還沒有參加過懷來心棧的線下志愿者活動,但她覺得自己已經(jīng)在發(fā)生改變。
“比如,以前走在路上,看到亂扔的垃圾,也有想把它撿起來的想法,但總覺得會引來別人側(cè)目,自己像個異類,所以遲遲不敢下手,只有沒人的時候才會撿。
“加入仁愛心棧以后,聽到志愿者們說他們都會去撿,不僅每天早上奉粥時會把奉粥點周圍的垃圾撿干凈,而且大家還定期組織起來一起去公園呀、廣場啊撿垃圾。聽到大家分享后,我心里踏實多了,自己并不是異類。后來我還發(fā)現(xiàn),原來我認為的側(cè)目,更多是羨慕和表揚。
 現(xiàn)在,遇到垃圾我要是不撿,就會覺得很刺眼,不除不快,再也不顧路人的看法。即使有人看,我也覺得的她是在表揚我?!?小玉說。


03
我們都在改變

在小玉的影響下,家人也在慢慢改變。小玉的媽媽最近在小玉家里住,天氣好的時候,娘倆兒會去附近的公園走走,每當看到小玉撿拾垃圾,媽媽會說:“多贓啊,你撿它干啥?”小玉笑笑,不過多解釋。
有一次娘倆出去遛彎,小玉接了一個電話,一回頭看到媽媽居然撿起路邊的一個礦泉水瓶,輕輕地放進垃圾箱,一邊還像個犯錯的孩子一樣,偷瞄著她,生怕小玉看到。
小玉裝著繼續(xù)打電話,以后每次出去,小玉都故意走在媽媽身后,看到媽媽撿垃圾的時候,她會彎下腰系鞋帶,或者看手機。有一天,媽媽自然地撿起一個塑料袋,自豪地對小玉說:“雖然我老了,但我也是追求進步的哦”。小玉高興地跑過去拉著媽媽的手:“老媽,你真棒!”媽媽也笑了,臉上印著紅彤彤的朝霞,像個孩子!
不知不覺中,小玉開心的時候多了,在她眼里,這座城市也變得溫暖可愛起來,跟同事們在一起她不再格格不入,家庭關(guān)系也更加和睦。
小玉說:“其實,周圍的人并沒有發(fā)生多大變化,是我把心打開了,愿意接納和融入這里的生活。就這樣善良下去,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span>


王 玉︱撰稿
     ︱編輯
千里芳草︱校對
熊 貓 ︱美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