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喝粥的人已經(jīng)排起了長隊,有衣衫襤褸之人、有環(huán)衛(wèi)工人、有西裝革履的上班族……各色各樣,志愿者們有序地為他們奉粥,不分高低,更無貴賤貧富之別。一杯粥沐浴人心,心與心的距離便不再是溝壑繁生。這個地方,便是仁愛心棧,一個孕育真情與溫暖的地方。

“請您喝杯愛心粥,祝您一天好心情?!边@天,北京紅蓮心棧志愿者們暖心的話語響徹西客站廣場,奉粥者的身影遍布四方,還是那杯由米和水融合的粥,如歡快的音符傳遞到對方手中,調(diào)伏著兩顆心扉。這似乎是再平常不過的一天,可在奉粥的過程中,張尚津師傅還是發(fā)現(xiàn)一對似藏族姐妹般模樣的兩個丫頭,一直怯怯地站在那里,于是他便示意志愿者們過去給她們奉粥。

“請您喝杯愛心粥”……不料話音還未落,兩姐妹便一個勁搖頭表示不喝,此時徐曉麗老師也端著粥直奔姐妹倆,試探著和她們溝通起來。姐妹倆眼神游離,四處張望,也許此時,她們的內(nèi)心是慌張的,一定是這陌生環(huán)境滋長的無助。很快,耐心的徐老師終于用自己的真誠打動了她們,終于,她們接過了粥。如是行,如是語,都滲透著法和智慧,大家也嘗試著和她們溝通起來:是西藏來的嗎?她們同時點頭,眼睛里充滿著信任和純凈,并舉了舉手中的粥杯。

“把愛送給你……”分外應(yīng)景,廣場響起了悠揚的歌聲。大家都差點眼淚掉下來了。其實,愛是不分人群,種族、區(qū)域的。一杯粥,一份情,把心打開,愛便會如溪水淙淙,永無止息

清晨,北京清華心棧的志愿者們,也如往常一般聚守在這里,粥暖路人。蘭香姐姐很細心地把口罩遞給身邊的志愿者,看到過瑞在戴口罩,她又熱心地趕去幫忙。多么熟練的操作,大家已經(jīng)完全了解這一切。其實很多清華心棧的志愿者,都是因為了解而不舍得、放不下,所以不肯離開。心棧暖暖愛意,化作了大家內(nèi)心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奉粥結(jié)束時,劉阿姨把小桌細心地抬回來。她向經(jīng)常默默無聲的程叔叔大聲說:“再見了!”她還說爭取每周來兩次。大家一下意識到,這是在辭行。

看到阿姨眼中噙著淚水,才知道阿姨搬新家了,不能每天在這里奉粥。她舍不得這里,因為這兒早已成為了她最美好的家,在這個大家庭里,有阿姨關(guān)心的朋友,貼心的知己,還有通過奉粥建立起的喝粥人群。阿姨每日清晨已經(jīng)習(xí)慣到心棧做義工,當(dāng)成人生的必修課了。四年的堅持,無論刮風(fēng)下雨,嚴(yán)寒酷暑,他們老倆口像是看護自己家中的孩子般地守護著心?!,F(xiàn)在他們搬家離心棧距離遠了,不能像往常一樣每天來這里了,但內(nèi)心的絲絲牽掛分毫未減。他們心里惦念著這里,舍不得離開這個集體。一位志愿者眼中禁不住涌出淚水,蘭香抱著阿姨也很受感動。阿姨用手抹抹眼淚,揮手道別。

人生無常,聚散終有時。在心棧這個大家庭,志愿者是流動的,但無私奉獻愛心的主題卻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