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0號晚上,第一場仁愛助學春節(jié)送溫暖故事會在北京市豐臺區(qū)西馬金潤小學舉行,志愿者們分享了自己在春節(jié)走訪過程中的各種小故事,有溫暖悵然的感動和收獲,有童真稚嫩的善良與希望,有自我審判式的思考和迷茫,也有對基金會的贊嘆和包容,還有溫熱的淚水和美麗的歌······ 每一位分享的仁愛大朋友都在傳遞自己的心靈成長,也都在表達自己對于心靈成長和幫助他人的喜悅和渴望,如此溫情動人、振奮人心的場面,而我卻心有旁騖,腦海中一直在盤旋著“源于眾生苦,發(fā)起大悲心”這句話,這是師父上學下誠法師在春節(jié)時候?qū)饡盀槭裁匆龃壬疲俊彼龅拈_示。 其實,何謂苦?何為大悲?我還心存迷惑,更無有足夠的智慧和心量去理解師父此話背后的完整意趣,僅僅明了的是,比起一年前的我,對于自己正在參與的事業(yè)有了一份稍顯深廣的思考。 第一次參加助學活動時,我是剛發(fā)愿要堅持仁愛助學的“菜鳥vi”,而現(xiàn)在,基金會的理念早已爛熟于心:“做慈善事業(yè),是自己實踐善行,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一切功德從眾生份上得”。但是 到底幫助了別人什么?又幫助了自己什么?到底別人是誰?自己又是誰?所謂功德,又該怎樣作意?這一系列的問題并沒有清晰的思考,或許它們可以有不同層面的解答,又或許只有唯一的歸宿——托起自他心中的仁愛與夢想,讓它們增長廣大,開花發(fā)芽! 想到這里時,心念中生起幾分雄壯,繼而感到一種微妙的慚愧,我的小小心眼是否承受得起更多愛和夢的重量?自然的,開始愿望和祈求,自己能有一片更廣大、柔軟、厚重和清凈的心胸,托起和照見自他心中的光明圓滿 永輝老師介紹了仁愛助學的2014助學目標,我們在新的一年,要建立1000名孩子和1000名志愿者的穩(wěn)定聯(lián)接,心靈關(guān)懷更加推到實處。最后,老師又向大家介紹了將會推動落實這一目標的助學核心義工團隊。大家站在上,顯得氣勢龐大,讓人感覺充滿希望。 心靈慈善,任重而道遠,卻是義不容辭的使命,在踏實的腳步里,一定會走出有光明長遠的未來。 如果你問:信心從何而來? 或許有人會答:“因為他們都想長大!”。